景德镇市金冠陶瓷有限公司

主营:陶瓷

陶瓷小常识——何谓官窑

发布时间:2021-06-07157次浏览

"官窑"亦称"官办窑"。"官窑"所生产的瓷器多为官府享用。对选料、制作、技艺等有着严格的要求,且官窑所生产的瓷器只求精品,不计成本,因而使得官窑名贵。世人将官窑瓷器视为珍宝。

 

金谷轩绞胎瓷艺术作品

官窑起自唐,有两种涵义,一是指贡器,一是指官厂。自唐代至元代(公元八世纪~十四世纪),官窑多有贡器,少有官厂,采取的形式是"官监民烧",烧出的瓷器,"千中选十,百中选一",进贡给统治这种瓷器就叫做贡瓷和官窑。那时,唐代在产瓷区设有司务,如唐景隆初(公元707~709年)褚绥为新平(景德镇)司务,奉诏监烧献陵祭器。宋代设监,如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派殿前承旨赵仁济监理越州窑务。到了元代则设局,以提领监陶,后改为本设总管。他们烧出的"景德年制","枢府'等款式的瓷器,分别称为"景德窑',"枢府窑"等。

 

金谷轩绞胎瓷艺术作品

官窑之谓,在中国古代陶瓷史上有不同的内涵。就广义而言,是有别民窑而专为官办的瓷窑,其产品为宫廷所垄断。在宋代瓷器中,官窑即是一种专称,指北宋和南宋时在京城汴京(汴梁,今开封)和临安(今杭州)由宫廷设窑烧造的青瓷,故又有"旧官"和"新官"之分,前者为北宋官窑,后者为南宋官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