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8-12455次浏览
一、来源
罂栗科植物白屈菜的带花全草。
二、别名
地黄连、牛断肠草。
三、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主根圆锥状,土茎直立,高30~100厘米,多分枝,有疏生白色细长柔毛,断之有。叶互生,1~2回单数羽状全裂;全裂片5~8对,不规则深裂,上面近下面疏生短柔毛,有茎生叶与基生叶形相同。花数朵,近伞状排列,苞片小,卵形,花柄丝状,有短柔毛;萼片2,早落,椭圆形,外面疏生柔毛;花瓣4卵圆形,雄蕊多数,花丝雌蕊1花柱短。蒴果条状圆柱形,长达3.5厘米。种子多数,卵形,细小,黑褐色,有光泽及网纹。花期5~7月,果期6~8月。
四、产地分布
生于山坡或山谷林边草地。分布于我国东北、江苏、山东等地。
五、采收加工
5~7月开花时采收地上部分,置通风处干燥,切段。
六、药材性状
根圆柱形,多有分枝,密生须根。茎干瘪中空,表面黄绿色,有叶互生,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为1~2回羽状分裂,裂片近对生,先端钝,边缘具不整齐的缺刻,上表面黄绿色,下表面灰绿色,具白色柔毛,脉上尤多。花瓣4,卵圆形雄蕊多数,雌蕊1枚。蒴果细圆柱形。种子多数,卵状,细小,表面黑色。气微,味微苦。
七、性味归经
性温,味辛、苦。归肺经、胃经。
八与作用
破瘀止血、解痉平喘。属化痰平喘药下属分类的平喘药。
九、临床应用
用量9~18克,煎服;外用适量,捣敷用治挛痛,咳嗽气喘水肿。
十、主要成分
含白屈菜碱、白屈菜红碱、血根碱、氧化白屈菜碱、原碱、β-别隐品碱、DL-四氢黄连碱、小檗碱、白屈菜酸、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另含皂苷苷及黄酮醇、白屈菜醇等。
十一、使用禁忌
尚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