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灵之心心理学应用技术有限公司

主营:心理沙盘,音乐放松椅,宣泄人,宣泄地板宣泄墙

是什么让人总想拖延呢?

发布时间:2020-02-28155次浏览

拖延行为,表面看拖延的是事情,实际上是为了逃避某种情绪或感受。

举个大家深有感触的例子:假期作业总要拖几天才去完成,在逃避什么?有的同学在逃避写完一科还有一科的无奈与苦闷,有的同学在逃避写完作业后父母的“唠叨”,有的同学在逃避关于作业别人给予的评价,有的同学是因为渴望写完作业后可以得到休闲,但他知道这个渴望不可能得到满足,所以开启拖延模式。

在这个特别的寒假里,有些学生们反馈自己比平常更加拖延了。这是因为:疫情突发,大家隔离在家,疫情与隔离都会引起人们的焦虑与恐慌,如果无法识别这部分情绪,会误认为是作业带来的情绪,就会以拖延的方式来逃避这些情绪。

有些学生追求,渴望把事情做好,在意他人的评价,期望被认可。但付诸行动时,基于自己曾经遭遇过的失败经历,内心会有一种不确定感,似乎在自我否定,不太相信自己能够做好。想要做到,又害怕做得不够好,害怕失败,这样的矛盾会使人感到烦躁。这种状态持续久了,内心的无力感就会产生,“等会儿”、“明天”、“下次吧”这样的词就会出来救场,使拖延变得“顺理成章”。

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每次总是等到快考试的时候才开始复习,所以这次又没考好,下次我一定早早开始复习。”那么,下次为什么依旧没有行动呢?

试想一下,如果用了足够的时间去复习,也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没考好,那是不是就证明了“我不行”、“我的学习能力不足”?但如果是拖着不学习、不复习,万一没考好,那也是因为我没有足够的付出,而不是我能力的问题。因为不愿被否定,所以用拖延的方式从心理上寻求自欺欺人的安慰。这也是部分同学在疫情期间更加拖延的一个心理原因,在潜意识层面,找到了可以推卸责任的理由:如果学不好、考不好。不是因为我不好好学习,是因为疫情的干扰。

所以,拖延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策略。尽管拖延会带来各种煎熬,但比起面对失败、被否认,这些煎熬显得更容易承受。

反复的拖延行为会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越拖延,积累的负面情绪越多,心理压力越大,人越想逃避,越容易进入拖延的循环。拖延造成的心理压力反复叠加,会让拖延者背负着不断增加的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陷入无限的循环拖延中。

成长过程中习惯于依赖他人的人容易产生拖延行为。拖着不做,其实不是不会做,只是想让自己陷入一种被动的状态里,期盼有人出手帮助他、提醒他、替他着急。所以,内心过于依赖他人的人容易发生拖延行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