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中国古代有四大名玉,分别是:新疆的和田玉,河南的独山玉,辽宁的岫玉和湖北的绿松石,很多人是不是很奇怪,为什么第四种玉被称为石,对于绿松石来说,至今,****令人困惑的一大疑点恐怕莫过于绿松石在玉和石之间身份的质疑。那么,绿松石到底是不是玉呢?在人们对绿松石的身份遭受质疑的时候,绿松石却早被位列了中国四大名玉之一,是中国具*色彩的玉石,且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所以,绿松石确实是玉石的一种。对于普通人来说,总是会因为绿松石和别的玉石名称的不同,而对它有所质疑。绿松石作为玉石之一,当然也是有巨大价值存在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这种玉石会广受青睐呢?
其实一是因为绿松石自身条件优越而广受青睐,绿松石大的特点就是它的颜色和线纹,天蓝色的绿松石是高的等级,绿松石的线纹主要是因为地质结构的演变,使得绿松石在形成的过程中留下了“伤痕”。长久以来,绿松石主要是制成饰品或用于装饰。在埃及、波斯、等大多数文明古国,都很崇尚绿松石。如今随着雕刻工艺的****,在加上绿松石自身*的美,绿松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
二是因为历史文化浓厚。早在清朝的文献上,绿松石就是*的*珍宝,在民间是看不到绿松石的踪迹的。且在任藏王的皇冠上,和越王勾践剑上,都有绿松石的身影出现。甚至还有考古资料表示,在完璧归赵中的和氏璧是由绿松石所制的。追溯绿松石的历史文化,可见绿松石可被列入中国四大名玉的可靠性。
三是因为****绿松石资源稀缺。绿松石是不透明的,正是由于绿松石没有透明的外表,而遭受身份的质疑。但是****绿松石的价值并不逊于其他玉石,绿松石中*别的是瓷松,这种绿松石具有纯正均匀的天蓝色调,且质地细密、坚实,经抛光后光泽质感与瓷器非常相似,可谓是绿松石中的****,目前瓷松每克的价格将近上千元。就目前绿松石的市场行情来看,随着绿松石矿源的枯竭,****绿松石更是越来越稀缺。
第四,从低调看绿松石。绿松石与其“兄弟”和田玉相比,可以称得上低调,直至今天,市场上绿松石的份额依旧很小。只是在近些年,绿松石横空出世,但一出生便风华正茂。对于****收藏者来说,这恰恰应该是一个难逢的良机。知道的人少,需求就较低,因此售价也会相对平和,具有十分良好的上升空间。
很多早期靠山吃山的老板也因此而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一位张姓老板就拍着胸脯说:“现在挣的钱,够吃三代。”老板们虽然挣了不少钱,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手中的这块“石头”到底经过了多少环节,****终变成了价值不菲的“宝贝”。面对珍贵资源与市场低效的现实反差。绿松石有着难言的尴尬和隐忧。
在绿松石产业链条中,作为世界原料产地的竹山,无疑是产业的起点,可要到达销售的终点,面前的路还很长。
竹山县秦古镇给县****的一份报告中这样描述:“全镇共有绿松石开采业主114户,其中私自转让、*的30户,无证盗采的30户。矿区经常出现*、*斗殴事件,甚至有黑势力性质的*团伙,蒙面抢矿石。在县委、县****的强令下,昔日的喧闹已经归于平静。 然而,这种依靠行政力量采取的封矿行动过去也曾有过多次,结果是风头过后,混乱依然。
竹山县17个乡镇中,12个有绿松石矿。近年来,一窝蜂开采绿松石的场面,在一些乡镇轮番上演。****初是在麻家渡镇的喇叭山,1989年至1995年是在楼台乡的老虎寨,从1996年到现在,开采又集中到了秦古镇。眼下,该镇秦家坪村的东寨、大堰村的小林扒、小河村的三岔沟、窑湾、小寨等区域都有人在开采。
大量开采的结果是,矿石贱卖,资源被严重浪费。
在竹山,民间流传着一个说法:绿松石有灵性,“会跑”。绿松石矿分布呈“鸡窝状”,找矿很难,开采风险也大。而更大的难题是,对于绿松石这样一个十分珍贵、储藏量有限的稀缺资源,如何规范开采秩序,实现*开采、长久利用,成了一个难题。
竹山县委对全县所有绿松石开采点做过调查,表示将选择有实力的大户来进行*开采,进一步严厉打击私挖乱采行为。****后决定借鉴外地矿山管理的经验,在全镇成立股份制矿业公司,实行统一管理,规范开采。所以也就有了现在我们所熟悉的宝源矿业。通过****的相关政策的扶持,松石的开采已经趋于规范有序的进行,以前的滥采滥挖不见了。人们也似乎也意识到松石也不仅仅是一种宝石,更多的时候它是一种文化的传承,随着文化的注入,松石的魅力也越发的显现出来。人们意识到,由于长期的开采,竹山绿松石资源已遭受巨大*,迟早面临着枯竭。而我们眼下能做的就是更好的珍惜它,让它成为我们走向世界的一张绿色“通行证”!
古人有云:玉,石之美者。千百年来,玉以其****的品性,备受人们推崇。被誉为“成功之石”的绿松石是我国传统玉石之一,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资源,自古以来深受中外人士的重视和崇尚。目前所知世界上****早的绿松石饰品发现于埃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绿松石也是我国使用****早的玉石材料之一,作为玉制品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从近年来我国考古出土****中可知,8000年以来各时期的遗址*均有绿松石制品出土,而且有的出土量非常之丰富,可见,在中国玉文化历史中,绿松石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由于绿松石性质特殊,质地较为松软,硬度均值5.5-6.5之间,再加上开采工艺的限制,使绿松石在 以往多以镶件为主,自旧石器时代至清中晚期以前,绿松石的镶嵌从陶器、骨器、青铜器发展到金银器,绿松石的雕件作品较少,且相对其他玉种,加工简单,体型较小。如河南郑州大河村仰韶文化(距今6500-4400年)遗址中出土两件绿松石制成的28厘米长的鱼形饰物、1979年出土于辽宁喀左县红山文化东山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鸟形饰等。
随着开采工艺和雕刻工艺日趋成熟,至清中晚期,绿松石的雕刻艺术品逐渐增多,其造型多样,题材丰富,制作精美,艺术性强,块度变大,多见于清代绿松石山子。
我国清朝的朝珠也有绿松石的身影,朝珠虽然是装饰品,但一般官员和普通百姓也是不能随意佩戴的,皇帝皇后才能佩戴的朝珠。
*成立后,绿松石制品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在雕刻摆件上,因新技术的发展和现代机械的使用,开采的原石越来越大,雕刻摆件尺寸也比清代更大。同时,因绿松石与众不同的玉石特性,在玉器雕刻业逐渐形成特有的分支---绿松石雕刻,出现了一大批绿松石雕刻工艺大师。
20世纪50-60年代。北京工美集团集中了包括潘秉衡等“北京四杰”在内的56位****大师,继续保持了清末至民国初期的艺术风格,在雕刻技艺上有了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