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仪按接口方式分类
目前扫描仪常见的接口方式(即扫描仪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方式)有SCSI、EPP、USB三种:
1、SCSI接口。SCSI接口的扫描仪需要一块SCSI卡将扫描仪与计算机相连接(所需的SCSI卡一般在扫描仪中自带),早期的扫描仪大都是SCSI接口。优点是传输速度较快,扫描质量高;缺点是需要开机箱安装一块SCSI卡,要占用一个ISA或PCI槽以及相应的中断,安装相对复杂,有可能和其他配件发生冲突。
2、EPP接口。就是我们常说的打印口(并口)。和SCSI的扫描仪相比速度较慢,扫描质量稍差,但安装方便,兼容性好,大多采用EPP接口的扫描仪后部都有两个接口,一个接计算机,另一个接其他的并口设备(一般是打印机)。
3、USB接口。是*新出现的接口形式,一般的ATX主板都自带USB接口,老式的AT主板一般不带(一些较新的AT主板上有USB的连接端口,但需另买连接线)。优点是速度较EPP快,可带电插拔,即插即用,较新的USB扫描仪可直接由USB口取电,无须另加电源。缺点是旧型号的机器用不了,卖价也较EPP的贵一点点。
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行业及****用户或对效果要求严格的用户可尽量选用SCSI和USB的扫描仪,一般的办公室使用可以选择EPP。
扫描仪扫描元件之互补金属氧化物
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和CCD一样同为在扫描仪中可记录光线变化的半导体。目前CMOS感光器件主要应用于少数名片扫描仪和文件扫描仪。CMOS的制造技术和一般计算机芯片没什么差别,主要是利用硅和锗这两种元素所做成的半导体,使其在CMOS上共存着带N(带–电)和 P(带+电)级的半导体,这两个互补效应所产生的电流即可被处理芯片纪录和*成影像。然而,CMOS的缺点就是太容易出现杂点,这主要是因为早期的设计使CMOS在处理快速变化的影像时,由于电流变化过于频繁而会产生过热的现象。
出现转机是在1998年,当时国际扫描仪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各大厂家都使出了降价的法宝,造成了扫描仪生产厂商的行业性亏损。一些厂家开始重新搬出接触式感光器件,经过改进,使其分辨率达到了600dpi,然后冠以CIS技术名称,以新技术的面目推向市场,居然取得了相当的成功。不过就性能而言,接触式感光器件存在着严重的先天不足,首先由于不能使用镜头,只能贴近稿件扫描,其实清晰度远远达不到标称的批标,同时****光敏电阻本身漏电很大,各感光单元之间干扰严重,进一步降低了清晰度,而且由于无法实现同时制造三条平行的感光单元同时实现三色扫描,接触式感光器件不能使用常用的冷阴****灯管,而不得不使用发光二****管(LED)阵列作为光源,这种光源无论在光色还是在光线的均匀度上都是比较差的。而且由于LED阵列是由数百个发光二****管组成,一旦有一个损坏就意味着整个阵列的报废,这种产品的寿命比较短,该类感光器件的温度系数很大,,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将对扫描仪的扫描结果产生很大影响,因此,你要想获得一个稳定的扫描结果,尽量在一个温度恒定的房间内工作。
扫描仪的扫描原理
目前市面上见到的扫描仪采用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制造原理。一种是CCD技术,以镜头成像到感光元件上;另一种则是CIS接触式扫描。CIS技术过去主要使用在传真机制造方面。它的图像在用LED灯管扫过之后会直接通过CID感光元件记录下来,不需使用镜片折射,因此整个机体能够做得很轻薄。它比较适合用在文件或一般平面图文的扫描,而不适合用来扫描立体物品或透射稿(注:透射稿就是光可以通过去的稿件,例如底片、幻灯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