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真空断路器”因其灭弧介质和灭弧后触头间隙的绝缘介质都是高真空而得名;
真空断路器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适用于频繁操作、灭弧不用检修的优点,
在配电网中应用较为普及。发展简史 1893年,美国的里顿豪斯提出了结构简单的真空灭弧室,
并获得了设计专利。1920年瑞典佛加公司次制成了真空开关。
1926年美国索伦森等公布的研究成果也显示了在真空中分断电流的可能性,
但因分断能力小,又受到真空技术和真空材料发展水平的限制,尚不能投入实际使用。
随着真空技术的发展,50年代美国才制成批适用于切断电容器组等特殊要求的真空开关,
分断电流尚停在4千安的水平。由于真空材料冶炼技术上的进步和真空开关触头结构研究上所取得的突破,
1961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开始生产15千伏、分断电流为12.5千安的真空断路器。
1966年试制成15千伏、26千安和31.5千安的真空断路器,从而使真空断路器进入了高电压、大容量的电力系统。
80年代中期,真空断路器的分断能力已达100千安。 中国从1958年开始研制真空开关,
1960年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安开关整流器厂共同研制成批6.7千伏、
分断能力为600安的真空开关;随后又制成10千伏、
分断能力为 1.5千安的三相真空开关。
1969年华光电子管厂和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制成了 10千伏、2千安单相快速真空开关。
70年代以后,中国已能研制和生产各种规格的真空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