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佳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主营:猕猴桃苗木

  90后大学毕业生做不一样的 农民回乡种猕猴桃

发布时间:2017-01-04300次浏览

回乡创业,并非突发奇想。2013年,丁建中还在读大二时,有次与亲戚聊起了刚刚兴起的红心猕猴桃。凭借学到的知识和一种特有的敏感,丁建中意识到这是个商机,于是当机立断,与家人商量种植红心猕猴桃。

父亲的支持,是丁建中说干就干的最大动力。当年12月,丁建中从上虞章镇请了一位老师傅,在承包的13亩土地上打下支架,种下了第一批红心猕猴桃树。为照顾好这些猕猴桃树,丁建中不得不经常学校和家两地来回奔波。

“第一年由于排水不畅,对种植技术也不精通,损失了一部分树苗。”为让自己的事业结出果实,丁建中像一块海绵一样拼命吸收知识,四处请教。大三开始,丁建中又去上海一家生产肥料的企业实习。从生产到销售,他认真地“偷师学艺”。

“现代农业要科学施肥。”丁建中读的是化工专业,他说,要做好农民,就得告别传统,把学到的新技术与实际结合起来,真正做一个懂科技、能创新的农民。

去年,上虞章镇的红心猕猴桃质量普遍不好, 3两以上的果子都很少。同年,也是丁建中基地里的红心猕猴桃首次挂果,不过成绩却出乎意料,果子平均在3两左右,大一点的有4两,有几个甚至达到半斤。究其原因,丁建中认为出在化肥身上,“章镇老农的肥料都是从外地拉回来的牛粪,由于没有发酵好,细菌很多,导致很多树苗得了溃疡病。病树产出的猕猴桃果味变酸,果实变小,品质下降。”

丁建中说,自家猕猴桃基地的所有肥料都是经过认真搭配的,价格比普通粪便发酵的肥料要高,但经合理施肥,猕猴桃果实甜度高,挂果期和储藏期也长,经济效益远高于用普通肥料施肥所结的果实。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