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雨水收回使用现状
人类关于雨水的使用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雨水集流体系的研讨能够追溯到公元前 8世纪古罗马期间。在欧洲德国还成立了专门的雨水回用安排,公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日本是*****早实施雨水回收使用的*, 从 1982年开端就逐步将雨水回用归入*开展日程。中国关于雨水的回用起步较晚,直至 20 世纪 90时代,中国才将雨水的回用作为一门独自的学科打开研讨。但是,雨水回收,雨水回用在部分区域得到较快的开展并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近几年中国在各城市均举办了有关的雨水收回使用研讨会。跟着国际间日益频繁的沟通,中国从西方*****不断地进行技术上的学习,并依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契合不同区域的*性工程。
城市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
2.1排水系统的建设问题
我国一些老城市或旧城区的排水系统一般为合流制,设计年限早。标准低,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大量建筑物和道路使城市不透水面积快速*,天然地下水补给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加,雨水回收,洪峰流量*且时间提前,城市的防灾能力减弱,暴雨洪水灾害发生的几率都有较大的增加,暴露了原有城市排水系统的弊端,反映了原有雨水处置理念与快速城市化进程的不相适应,强烈干扰了城市原有水文生态系统,*了自然的水文循环过程。如果只考虑将雨水径流快速排出,所需雨水排水管道、雨水泵站设施的容量。输送能力将随之*。即使是新建的城区,如果在建设排水系统中不考虑雨水资源利用,雨水回收利用装置,也满足不了暴雨排放的要求。
2.2填湖平塘导致城市失去暴雨调蓄作用
城区湖塘湿地被誉为“城市之肾”,具有维持生物多样性、防洪排渍、降解污染、调节城市温差湿度、美化城区环境、提升城市功能、传承城市文明等诸多重要的生态人文功能,是城市难得的生态资源。但是,我国七十年代以粮为纲,围湖造田,九十年代的时候开始城市房地产开发中的填湖平塘,使城市内及其周边的水塘、湖泊渐渐消失。某省建设、规划、水利等相关部门查询的数据显示,2001年以来,某省城区及近郊河、湖、塘、港等自然水体和周边滩涂等湿地面积减少了7313亩,其中城区水塘面积被填占491亩,雨水回收再利用,仅近一年时间就被填占271亩。湿地缩减主要是被城市建设所占用。我国很多城市由于大量的河、湖、塘、港等自然水体的消失,导致暴雨时,无法发挥自然水体的调蓄作用,但靠不完善的城市排水系统,难免容易出现城市洪涝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