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业集中度较低
机床行业的下游是零部件加工企业。这些企业的需求千差万别。比如,有的加工轴承,有的加工铲子。即使是同类型机床需要加工的产品也完全不同,举个例子,甲企业需要加工平头型螺丝刀,乙企业需要加工十字型螺丝刀。加工需求的不同,出厂前的机床定制需求也就千差万别,所以整个机床行业无手机企业一样形成一个大型统一的公司,来生产一件单一的产品既能卖给企业甲也能卖给企业乙。
2.技术水平较低
我国数控机床的技术水平方面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可靠性水平、复杂零部件加工水平、检测技术水平、智能化水平。其中,机床可靠性和智能化两个因素水平为关键,决定了一台机床的价值水平。机床可靠性主要由静态特性、动态特性、热力特性三大特性决定。国内更注重定位精度等静态特性指标,忽视对动态特性和热力特性带来的误差的研究。这带来的后果是,机床静态性能和动态性能协调性不高,高速加工的同时难以保证*;机床热误差控制相关技术不成熟,长时间连续工作情况下,难以保证*。关于智能化,现在数控机床已经开始从数控自动化向数字智能化方向发展,设备联网,芯片融入AI控制技术已经是逐渐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技术了。从 2016 年开始国内就陆续出现黑灯工厂(工业4.0)项目,但这些技术主要被国外垄断的,国外企业及其注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导致我国与国外的差距越来越大。
3.人才储备不足
机床行业是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度*高,越是的数控机床,越是需要能够熟练掌握机床调试的技术人才。但是类似的人才在我国十分稀缺。培养成熟的机床技术工程师至少需要三年的培养周期,导致了我国机床产量的严重不足。无法生产机床就无法培养能够掌握机床的新技术人才,导致机床行业陷入了循环。
中国机床产业的现状,我想用一句话进行概括,就是“大而不强”。
1.“大”的主要标志是产业规模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1)纵向比较,主要经济指标连续8年实现高速增长。
(2)横向比较,在世界机床行业中的地位显著提升。
从2009年开始,中国已连续8年成为世界大机床消费国和大机床进口国。
2.“不强”主要表现在:目前中国机床产业仅仅在规模方面具有相对比较优势,与机床制造强国相比较,在结构、水平、研发和服务能力等方面都还存在明显的差距。
( 1 ) 低端产品产能过剩,价格战,产品主要依赖进口。进口产品几乎都是数控机床(包括成套生产线)。可见,针对产品的需求,国产机床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所供非所需,所需不能供的结构性矛盾,目前虽有改善,但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2) 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的发展滞后于主机,并已成为制约数控机床产业发展的瓶颈。
( 3 ) 自主*能力不强。基础、关键、共性技术尚未完全掌握,数控机床,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开放式、社会化的研发体系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
(4) 中国机床产业还没有实现由生产制造向服务制造模式的转型。尤其是工程集成能力弱,为汽车等*行业制造领域提供成套生产线还处于起步阶段。
(5) 产业集中度不高。企业多而散,全行业企业多达5944家;主机企业大而不强,小而不精;配套能力弱,产业分工不清晰;与数控机床产业快速发展相适应的产业链体系还不够完善。
(6) 人才匮乏,其是缺少数控机床、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研发的人才;缺少技工;缺少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管理人才。目前,人才不足已成为制约数控机床产业快速、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原因。
行业结构:失守、中端争夺、低端
在低端技术领域,经过多年努力,国产机床产品(包括系统和整机)已基本占领。由于这一部分门槛较低,部件容易买到,前些年大量中小企业进入。现在中低档、通用型、单机类的同质化机床产能严重过剩,深圳机床,陷入降价竞争,机床厂,企业大批。
中档机床市场是目前中外企业竞争的主要领域,主要竞争对手是中国台湾和韩国企业。国产数控系统和进口系统的竞争也集中在这一领域。国产中档系统技术正趋向成熟,目前市场占有率不足50%,国产化趋势不断扩大,可能终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广州数控是国内中低档系统厂商。
数控机床方面,国给能力严重不足,数控机床定价,市场长期被欧日企业垄断,进口依赖度超过90%。
在数控系统领域,我国少数产品在精度方面可以和西门子、发那科相比,但产品的使用寿命、性能、稳定性还远不如它们,所配套机床的市场占有率不足10%。
机床的技术还聚集在功能部件、关键零部件、工具量仪上(伺服驱动单元、主轴单元、测量反馈元件、转台、换刀机构、滚动元件、轴承、液气润滑装置等)。它们的性能和质量,决定了整机的性能和质量。在这一领域,我国技术基础薄弱,其性能、功能、质量、可靠性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自我配套能力很低,占有率不足5%。如果从欧洲进口功能部件,当地法律规定必须加价16%-18%,有些重要产品根本不卖。这方面技术的落后,严重制约了我国机床工业的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