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玩石引发石画“官司”北宋治平四年(1067),苏东坡出知扬州。有一天,他的表弟陈德儒送来一绿一白两件英石,尺把见方,但透漏峭崎,清远幽深。苏东坡非常喜爱这两件英石,把玩不止、浮想联翩,忽然想起不久前曾做的一个美梦:在一处美不胜收的山水之中有一官府,挂着“仇池”牌匾,他住入此地乐哉悠哉。梦后与朋友说及此事,朋友说此仙境是道教十六洞天之一的小有洞天。
于是,苏东坡马上忆起杜甫《秦州杂诗》中“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的佳句。触景生情,便以“仇池”给这两件英石命名,并为之作序提诗。过了不久,当朝权贵驸马都尉王诜(晋卿)向苏东坡提出要借“仇池”石观赏。苏东坡深知王驸马表面说借,实则要占为己有,于是赠给他一首诗,说明自己的英石来自遥远的岭南英德,十分珍爱,舍不得借出。但苏东坡毕竟不敢得罪驸马,终于连诗带石送去给他。王驸马得“仇池”石后喜欢*了,写诗给苏东坡意欲占有“仇池”。
苏东坡气坏了却又无可奈何,便大胆要求驸马以珍藏的唐代《二马图》作为交换。驸马当然不愿拿自己心爱之物交换。闹得不可开交之时,苏东坡再一次写诗给王驸马,诗曰“盆山不可隐,画马无由牧。聊将置庭宇,何必弃沟渎。焚宝真爱宝,碎玉未忘玉。”王驸马不得不将“仇石”归还原主。这场吵得朝野沸扬的石画“官司”才算结束。太湖石
用玉来表达出天然太湖石的石韵就得在形状上大下功夫,造型是石头韵味的基础。所以玉雕师在雕琢太湖石之前,必须对玉的质地、肌理、结构有*的掌握,才能描绘、挖掘出太湖石这种宛如有机生命的内在精魄。在雕琢的过程中也要*为谨慎,尽量避免尖锐的触点和刀锋般的锋利之态。凡的玉雕太湖石,其造型无不是宛若天成,石表有或圆或扁的孔洞,凹凸起伏,曲折圆润,镂空通灵,非常符合太湖石“瘦、皱、漏、透”的审美特征,更充满了文人意趣。
【*散文】《太湖石》山里人(一)石头的形状及配置,显得小家子气,但很精致。它不可能有宋代的皇家气质,但皇家的石头,是从这里以花石纲的名目,弄到京城去的。供奉京城的贡品,谁都不敢私藏,否则留石不留头。遗下的石头,也并不是没有上品,也一样的透、漏、瘦、皱,四面可观赏。并且千年以来,经过人的把玩和时光的积淀,石头表面形成包浆,愈显得古朴典雅。虽然不气派,却透露出小镇千年以来的悠闲与平静。斜阳射进老街的巷口,映照着青石铺就的巷陌,两边斑驳的店面门板,更让人感觉到江南小镇的静谧与祥和。那些细曲的巷子弄堂,浑然一块太湖石,散逸着空灵的神韵,镶嵌在姑苏三吴的土地上。如此看来,皇家的“清供″。在她面前,太湖石价格,倒有点小家子气了。
(二)赏玩太湖石,首先在赏。一块石头的摆放,有卧、立两姿。卧带雄浑,立显峻奇。大头朝上者为云头雨脚等等。当然,如何摆放,因石而异也因人而异。各人的审美标准不尽一样。太湖石多为园林所用,以其雄秀怪巧,玲珑剔透而引人注目,太湖石公司,产生美感。置于案几之上的,则就为“清供″“文玩″了,因其小巧而供人赏玩。所谓小器大样,是指石头虽小,太湖石假山,但气势神态,却是雄阔浑莽的。蛋卵大小一石,峰岭突起,孔洞勾连,嵌空镶灵尽在其中,引发人丰富的想像。如芥子而纳须弥,小中可窥大方。每块石头,都有其*的韵味,或飞扬,或憨朴,或雄奇,或灵动,或人目中的霞府,或人心里的胜境。除透漏瘦皱的客观体征外,尚有清奇丑朴之貌像。后四点,多含有人的审美意识了。看岭看峰,各人的眼光不尽相同。撇开太湖石镇宅生财的冥功能不谈,单就形态而言,家中摆上两方,则平添了几分雅致,给人以斋轩之感,文墨之慨。点燃一支,连云港太湖石,沏上杯清茶,坐在石头前,看那袅袅青烟缕缕散去,忽然想:我们每个人,何尝不像一块太湖石,置于天地间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