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为生痰之源”,是指痰饮的生成主要因于脾气的运化功能失常。脾气具有运化水液的作用,脾气健运,则津液四布,以濡养全身脏腑*,若脾气失于运化转输之能,则津液不得输布,聚而成痰。
“肺为贮痰之器”,主要是指肺是痰饮易停滞之所。停聚于肺中的痰饮,究其成因,一是因肺气宣发肃降失常,津液不得布散,停聚于肺而成痰;二是因脾失健运,津液不得正常输布,停聚于肺中为痰。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
穆清中医学堂名师传承班,名老中医亲自指导授课,系统教学,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欢迎质询报名
中医以卫、气、营、血为纲,根据温病发生与发展及症状变化的特点,对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和概括,以区分病程阶段、辨别病变部位、归纳证候类型、判断病机本质、决定治liao原则,并推测预后转归的辨证方法。卫气营血辨证的确立丰富和发展了外感病的辨证论治方法,使温病学逐渐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至今仍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卫、气、营、血在《内经》中是指构成*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至清代,叶天士根据前人有关营卫气血的论述,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在《温热论》中将卫气营血作为温病的辨证纲领,用以分析温病病情浅深轻重及其传变规律,把温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概括为四类不同证候,并提出相应的诊法和治法,从而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这一理论体系。
穆清中医学堂名师传承班,名老中医亲自指导授课,系统教学,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欢迎质询报名。中药的采收时节和方法对确保中药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联。因为动植物在其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其药用部分所含有效及*成分各不相同,因此药材的效果和毒*也往往有较大差异,故药材的采收必须在适当的时节采集。
1、全草、茎枝及叶类药大多在夏秋季节植株充分成长、茎叶茂盛或开花时期采集,但有些植物的叶亦有在秋冬时采收的。多年生草本常割取地上部分;一些茎较柔弱植物矮小必须带根用的药材则连根拔起。
2、根和根茎类中药一般是在秋季植物地上部分开始枯萎或早春植物抽苗时采集,这时植物的养分多贮藏在根或根茎部,所采的药产量高,质量好。但也有些根及根茎在夏天采收。多数的根及根茎类药材需生长一年或二年以上才能采收供药用。
3、花类药材多在花未开放的花蕾时期或刚开时候采集,以免香味失散、花瓣散落,影响质量。由于植物的花期一般很短,有的要分次及时采集,如*要采花冠由黄变红的花瓣,花粉粒需盛开时采收。采花应在晴天早晨,以便采后迅速晾晒干燥。
4、果实类中药除少数采用未成熟果实如青皮、桑槐等外,一般应在果实成熟时采集。
5、种子通常在完全成熟后采集。有些种子成熟后容易散落,则在果实成熟而未开裂时采集。有些既用全草、又用种子的药,则可在种子成熟时,割取全草,将种子打下后分别晒干贮藏。
6、树皮和根皮类中药通常是在春夏间剥取,这时正值植物生长旺盛期,浆液较多,容易剥离。剥树皮时应注意不能将树干整个一圈剥下,以免影响树干的输导系统,造成树木的枯死。
穆清中医学堂名师传承班,名老中医亲自指导授课,系统教学,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欢迎质询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