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瘫穴:涌泉,操作:1-1.5寸,捻提3分钟。
面抽穴:颧髎,操作:直刺0.5-1寸,泻法。
面瘫穴:下关,操作:直刺1-1.2寸,泻法,加配鱼腰、四白、颊车更好,火盛患侧耳尖放血,寒盛加鱼际、四白、太阳等。主面*,面*炎。
偏瘫穴:率谷,健侧刺0.5-1寸,平刺,平顶山*,提捻。
脑缺血穴:风池,操作:刺2寸,捻转,留30分钟,脑供血不足。
尿频穴:太溪,操作:刺0.5-1寸,平补平泻,尿频或尿液次数增多。
jiang糖穴:胰俞,操作:斜刺1.5寸,泻法,留30分钟,配三阴交、脾俞、足三里、神门、肾俞。胰腧俞穴位于第八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约合3公分厘米),即肩胛骨下约两指的地方此穴是一个“经外奇穴”,经常点按有利于*胰岛素的分泌,能够有效防治。
jiang脂穴:丰隆,操作:直刺2寸,提插泻法,留30分钟。:高脂血症,肥胖。
三叉*穴:鱼腰、四白、承浆。从下方刺入鱼腰0.3-0.5寸,*培训,四白斜向上方刺入0.5-0.8寸,均行捻转手法,可加下关穴。:三叉*及眉棱骨痛。
大家都应该听说过十二时辰养生,其实十二时辰养生法讲的就是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当身体某一个脏器出现了病变,就会表现为对应的经脉气血流注出现不顺畅,该经脉对应的时间段出现身体不适的症状表现。下面我们说说十二经脉具体的气血流注顺序。
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从肺经开始逐经相传,至肝经而终,再由肝经复传于肺经,流注不已,从而构成了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循环传注系统。
十二经脉将气血周流全身,使*不断地得到营养物质而维持各脏腑*的功能活动。十二经脉的循环流注顺序见下表:
经脉循行:
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循行于小腿内侧的中间,至内踝上八寸后循行于小腿内侧的前缘,经膝股部内侧前缘,入腹属脾络胃,上膈,经过咽,止于舌;分支从胃注心中;另有一条分布于胸腹部第三侧线,经锁骨下,止于腋下大包穴。
《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自学,过核骨后①,上内踝前廉,上踹② 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③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④,连舌本 ,散舌下。
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入门,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⑤。
古文注释:
①核骨:即指*蹠骨的头部突起。②踹:音篆。小腿肚,即腓肠肌部。③厥阴:指足厥阴肝经。④咽:此兼指食管而言。⑤足太阴经脉尚有胸腹部外行线一条,循行分布于腹部前正中线旁开4寸和胸部前正中线旁开6寸,至锁骨下周荣穴,而后折向腋下,络于大包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