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齿轮感应淬火工艺
新工艺针对锥齿轮的淬火工艺开发,但不受零件的限制。所有的工件都得到平直的、连续的表面,这样淬火后工件才能得到足够的尺寸精度。
原则上,新装置的工作方式和一般模式相同。附加的是,新装置具有坚固的底部固定和上部固定装置,可以很好地夹持加热后的工件,实现淬火工艺。
采取新一代感应淬火设备和淬火工艺后,实现如下的优点:
(1)工艺过程能够在生产线实现。
(2)单件流动。
(3)工艺随时开始,不需要炉子那样长的加热过程。
(4)由于加热时间短,因此节能。
(5)由于控制优良,可实现的重复性生产。
(6)工件终尺寸精度。
(7)工件变形小,废品率低。
(8)后续工序少。
淬火设备的核心装置是一种新的感应淬火机床,配置完整的感应器系统和冷却系统。
从动齿圈中频感应加热预淬火
从动齿圈是联合收割机差速器总成中的关键零件。技术要求感应淬火后齿顶和齿根部硬度为50~60HRC。
从动齿圈采用整体预热后高频加热淬火方式,可使齿部与心部的温差减小,降低齿顶和齿根传热条件不同而引起的温度差异,获得沿齿廓分布的淬硬层。另外,考虑到操作方便,直接采用中频进行齿部预热后二次加热淬火。零件淬火后留自回火温度200~250 ℃,同时规定淬火和回火时间间隔不得超过2小时,有效防止淬火裂纹的产生。
1. 从动齿圈采用齿部预热后中频加热淬火方式,可以显著降低由于齿顶和齿根传热条件不同而导致的温度差异,从而获得沿齿廓分布的淬硬层。
2. 在对齿宽较宽的盘状类齿轮整体加热的感应器设计时,感应器的高度应比齿圈的齿宽小1~2 mm,以减小加热时的尖角效应。
3. 随着数控淬火机床的发展,如果采用数控机床,可以实现两次加热采用不同的工艺参数,则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齿轮旋转感应淬火技术
齿轮旋转感应淬火可分为两种主要方法:通过硬化和轮廓硬化。种方法 - 主要用于齿轮高磨损 - 齿周边采用低硬化比功率。但是,如果频率太低,则存在温度感应涡流流动,单齿淬火设备优势,并且温度在齿中滞后。淬火是通过浸没或喷雾,以实现齿和根圆之间均匀的温度。全硬化后的回火用于工件防裂。
轮廓硬化分为单频和双频过程,也实现了奥氏体化在单一加热中,或通过将齿轮预加热至550-750℃ 加热之前硬化温度。预热的目的是充分达到在终加热期间在根圆中的高奥氏体化温度,没有过热的齿。短加热时间和高比功率通常需要实现在不规则距离处的硬化轮廓齿面。
双频过程使用单独或同时的频率。使用单独的频率实现类似于情况的硬化曲线硬化。该过程一个接一个地应用两个不同的频率齿轮。齿以低频率被预热至550-750℃的频率应该使得在根圆区域中发生预热。短延迟,使用较高频率和比功率实现奥氏体化。准确的监测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加热时间是测量的在这个终加热阶段中的十分之几秒或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