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程度,施灸后应以自觉温热舒畅,直达深部,经久不消,艾灸,停灸多时,尚有余温,才算到家。《医宗金鉴》认为:“凡灸诸病,必火足气到,始能求愈。然头与四肢皮肉浅薄,若并灸之,恐肌骨气血难堪,必分日灸之,或隔日灸之,其艾炷宜小,壮数宜少。有病必当灸巨阙、鸠尾二穴者,必不可过三五壮。背腰下皮肉深厚,艾炷宜大,壮数宜多,使火气到,始能去痼冷之疾也。”
因此,不管灸治哪个穴位,都要“足量”,热力要能够深入体内,直达病所。为了****施灸时出现的痛苦,提出可以隔日灸,还视病情的深浅轻重、穴位的位置来决定艾炷的大小和壮数。
艾灸法 是一种*的治1疗保健方法,起源于中国原始社会,人们利用火以后,被火灼伤,发现具有治1病、疗伤的效果而逐渐产生的。
艾灸法的发明来源于北方。在医学专著中,****早见于《素问·异法方宜论》:“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1寒凛冽,其民乐野处而觅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炳,故灸炳者,亦从北方来。”说明灸法的应用,同寒冷的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
艾灸的灸法
不仅能治1病,艾灸新项目,而且能防病。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上说:“宦游吴蜀,艾灸新产品报价,体上常须两三处灸之,……则瘟疟之气不能着人。”这是实践经验的总结。近代日本医家有在整个工厂、学校全体施以灸灼,作为一项保健措施,实验结果证明灸法确有增强体质和****疾病的作用。
针与灸都是在经络穴位上施行的,有其共同之处,两者往往结合使用。但是必须指出,灸法有其自己的独到之处,不能以针代灸。过去国内外有许多名医单用灸法治1病。中国和日本都有专门灸师,与针师并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