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污管道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玻璃钢定长缠绕排污管道。
背景技术:
排污,埋地双壁储罐缠绕设备,指排除污染;排放*物质;排放污染物。如:监视海面油污染,纠缉排污者。
传统的玻璃钢缠绕排污管道采用一体式结构设计,无法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拼接组合,且无法从侧边进行分流,设计不够合理有序,由于排污管内部容易沉积杂物,而普通的抽取沉淀物的装置只能就近抽取杂物,无法深入抽取,容易导致堵塞,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玻璃钢定长缠绕排污管道来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钢定长缠绕排污管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玻璃钢缠绕排污管道采用一体式结构设计,无法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拼接组合,且无法从侧边进行分流,设计不够合理有序,由于排污管内部容易沉积杂物,而普通的抽取沉淀物的装置只能就近抽取杂物,无法深入抽取,容易导致堵塞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第排污管体与第二排污管体之间通过密封机构连接,且第排污管体与第二排污管体的侧面均设置有侧输管口。
优选的,所述排污管第端盖和排污管第二端盖上均设置有夹持件。
优选的,储罐缠绕设备,所述增压泵上设置有沉淀物抽离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方便拼接和组合,*沉积物堵塞的玻璃钢定长缠绕排污管道,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确定排污管体的数量,进而延伸或缩短排污管体的长度,适用于不同地点排污管使用,灵活性较强,在排污管体内部的底部设置有专门的沉淀槽,当驱动设备带动转轴转动时,螺旋扇叶能够将较远的沉淀物源源不断的通过沉淀物抽离管输送出去,避免发生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排污管第端盖、2-输入端、3-侧输管口、4-输出端、 5-排污管第二端盖、6-第排污管体、7-密封机构、8-第二排污管体、9-橡胶圈、10-沉淀槽、11-转轴、12-螺旋扇叶、13-增压泵、14-沉淀物抽离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玻璃钢定长缠绕排污管道,包括第二排污管体8,第二排污管体8的一端安装有排污管第端盖1,排污管第端盖1的外侧设置有输入端2,污物通过输入端2进入,第二排污管体8的另一端安装有第排污管体6,第排污管体6的一端安装有排污管第二端盖5,排污管第二端盖5的外端安装有输出端4,第排污管体6与第二排污管体8内部的底部设置有沉淀槽10,沉淀槽10的内部安装有转轴11,转轴11上设置有螺旋扇叶12,输出端4的下方与转轴11对应位置处安装有增压泵13。
第排污管体6与第二排污管体8之间通过密封机构7连接,利用密封机构7将第二排污管体8和排污管体6进行组装,且排污管体6与第二排污管体8的侧面均设置有侧输管口3,排污管第端盖1和排污管第二端盖5上均设置有夹持件,利用*的组装设备夹持排污管第端盖1和排污管第二端盖5上的夹持件,根据实际 组装长度的需要选定排污管体的数量,排污管体6与排污管第二端盖5的衔接处设置有橡胶圈9,且排污管体6与排污管第二端盖5通过螺纹连接,增压泵13上设置有沉淀物抽离管14,驱动设备带动转轴11转动,转轴11转动时螺旋扇叶12能够将较远距离沉淀的污物源源不断的输送并通过沉淀物抽离管14排出,避免发生堵塞。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首先利用*的组装设备夹持排污管端盖1和排污管第二端盖5上的夹持件,根据实际组装长度的需要选定排污管体的数量,利用密封机构7将第二排污管体8和第排污管体6进行组装,双壁储罐缠绕设备,污物通过输入端2进入,驱动设备带动转轴11转动,转轴11转动时螺旋扇叶12能够将较远距离沉淀的污物源源不断的输送并通过沉淀物抽离管14排出,避免发生堵塞。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玻璃具有硬但易碎,具有很好的透明性以及耐高温、耐腐蚀等性能;同时钢铁很硬并且不易碎,也具有耐高温的特点。于是人们开始想,如果能制造一种既具有玻璃的硬度、耐高温、*腐蚀的性质,又具有钢铁一样坚硬不碎的特点,那这种材料一定会大有用途。
人们经过研究试验,终于制出了这样一种复合材料。它,就是能与钢铁比肩而立的玻璃钢。
我们先来看一个试验,了解了解它的性能优良与否。在一个群山环抱、绿树成荫的山谷里,一次试验正在进行。远在二百米以外的掩体后的人们,眼睛都盯着山谷*放着的一个氧气瓶。空气压缩机有节奏地转动着,通过合金钢管道向那氧气瓶不断地充气。压力表上的指针牵动着每个人的心。读数从100—200—400—500渐渐上升,直到700公斤1平方厘米时,只听得一声震天巨响,氧气瓶了!周围的人们欢呼着跳起来:“成功了!”
氧气瓶是一种耐高压容器。它所承受的工作压力是150公斤/平方厘米。为了使用安全,制造时要求它能忍受三倍的工作压力,即450公斤/平方厘米。不爆裂,才算合格。上面试验的氧气瓶,远远超出了设计要求。这是用什么钢材制成的呢?是玻璃钢,更为确切的说,是玻璃与塑料复合在一起制成的。
玻璃是硬而脆的材料,一摔就碎,这带有玻璃名的玻璃钢经得起摔吗?于是又进行了新的试验。
将另一只玻璃钢氧气瓶充气到150公斤/平方厘米,然后从山顶上滚下山谷。它与嶙峋的岩石碰撞着,一直滚到谷底仍然没有爆裂。玻璃钢氧气瓶经过了质量鉴定考试。
一般玻璃的耐拉强度只有普通钢材的八分之一。把玻璃融化,拉成只有头发直径的十几分之一那么细的玻璃纤维,原来又硬又易碎的玻璃就变成了又软又耐拉的玻璃纤维,其耐拉强度可增加十几倍。
大家都知道,水泥块耐压,钢材耐拉。用钢材作筋骨,水泥砂石作肌肉,让它们凝为一体,互相取长补短,变得坚强*——这就是钢筋混凝土。
同样,如我们用玻璃纤维作筋骨,用合成树脂(酚醛塑料、环氧树脂及聚酯树脂)作肌肉,让它们凝为一体,制成的材料,其*拉强度可与钢材相媲美—因此得名叫玻璃钢。
1.由轴向支撑梁和环向缠绕的闭环型钢带形成可调整内径的“模具”(连续缠绕管道为
外径系列的管道)。
2.主轴转动,钢带在凸*、铝梁推进器的作用下连续轴向传送。
3.连续纤维、短切纤维、石英砂和树脂及助剂等材料按照轴向设计位置沿“模具”布置
并在程序计算控制器(PLC)和微机(PC)的控制下,计量下料。
4.微机控制远红外加热固化并自动调节加热功率。
5.按照设定的长度切割并修正管道端面。
全自动化的机械装置
从供料-缠绕-固化-切割-检测实现了*意义上的自动化控制。整条生产线只需3-4人即可实施全程控制。
管壁“3D打印”成型
----3D打印的本质:增量制造、逐层叠加
原材料在计算机控制下沿轴向布料,经过每圈钢带即成型一层,管壁经几十个薄层堆积而成。这与3D打印的原理一样,而且单个薄层的厚度越薄,其一体性越强,性能越优异
全断面分布短切纤维:
短切纤维的添加一方面增强管轴向强度,另一方面起着管壁层间联系的作用。在环向缠绕纱层之间、在砂层内均分布有大量的短切纤维,这些细密分布在管壁中的短切纤维将管壁连成整体,在树脂完全浸润的情况下,管壁似均质管一样致密一体,因此管道的弯曲强度高,管壁截面*渗能力
连续缠绕玻璃钢夹砂管道定义及其核心技术特征
连续缠绕玻璃钢管道是指以玻璃纤维及其制品为增强材料,以不饱和聚酯树脂等为基体材料,以石英砂等无机非金属材料为填料,双塔区缠绕,采用连续缠绕工艺方法制成,套筒式接头连接的管道。
英文为Continuous advancindrel Winding Fiberglas*ortar Pipe 简称CWFP管。
其核心是连续缠绕工艺和套筒式接头。
连续缠绕工艺按照GB/T21238的定义:
连续缠绕工艺(英文continuous advancndrel method)是指在连续输出的模具上,把树脂、连续纤维、短切纤维和石英砂按一定要求采用环向缠绕方法连续铺层,并经固化后切割成一定长度管材的一种生产方法。
核心要素是连续输出的模具、连续纤维、短切纤维和环向缠绕
核心特征是管壁均匀分散的大量短切纤维(不低于管道质量的9%)
管壁结构的核心特征
管壁均匀分散的大量短切纤维(不低于管道质量的9%)
实现了管壁的上下左右的联系,实现了高地弯曲性能、层间性能、性能以及管道截面的水密封性能。
没有这个特征即使采用连续缠绕设备加工不能称为连续缠绕玻璃钢夹砂管道
连续缠绕玻璃钢夹砂管道的技术特点和关键特性
性能优异且稳定可靠
传统玻璃钢夹砂管道*担心的挠曲水平和弯曲强度指标,对于连续缠绕管道永远不用担心,富裕度大并且可以随时切样试验。
连续缠绕玻璃钢夹砂管“挠曲性能”和“弯曲强度”远优于传统玻璃钢夹砂管道,其挠度水平可达到*规定值的2倍以上,弯曲强度可达到*规定值的倍以上。
满足快速抢修
外径系列
套筒接头
管端水密封性
满足快速抢修要求,自此不再被排水不尽/带水作业等问题困扰。
生产过程环保性能好
作业环境好
排放少且可控
外径系列:
由于连续缠绕管道采用外径系列标准而实现方式是采用钢带成型的轮毂内径模具,因此要求管道的壁厚需严格双向控制,壁厚既不能大也不能小,不似其他两种工艺的壁厚要求是单向控制,即壁厚不小于某值即可,这样的壁厚要求也必然对管道的材料投放提出了比其他两种工艺更严苛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