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防雷器的使用和选择
要发挥有效及****完整的避雷功能,使电子设备免受因感应雷或开关动作而产生的瞬间过电压所*,必须考虑各类传输线,包括:电源进出入线、数据、讯号及电话线,此外如有程控交换机也要装上适当的防雷器。
要发挥良好的避雷功能,一个防雷器必须具备以下各点:
(一)相容性一个理想的防雷器应不会对其所保护的设备或线路造成任何干扰及中断现象。
厂家必须提供以下技术规格以确保防雷器完全不会干扰被保护设备的性能:
(二)能承受高电流虽然雷电电流可高达20万安培,但一般二次感应电流不会超过10000安培,因此防雷器必须能承受****少10000安培的瞬间电流通过。
(三)低“通过”电压防雷器必须能把瞬间尖峰电压降至一般电子设备所能承受的范围,即低于二倍于设备的尖峰电压(约700V)。
(四)保护电源防雷器必须能提供以下每一种的保护作用:相对地、中对地及相对中。
(五)操作状态显示无论是在正常工作状态、功能减退状态或发生故障时,都应能在面板上清楚显示出来。
(六)遥测功能当防雷器发生故障时能透过遥测干触点把故障状态通知远端的监察中心。
(七)反复使用及长寿命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可经受多次雷击后仍能反复使用,而且其自身工作寿命必须长达20年以上。
在*次防雷检测时,建筑幕墙防雷接地,接闪器检测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1.*次检测时应用经纬仪或测高仪和卷尺测量接闪器的高度、长度,建筑幕墙防雷接地,建筑物的长宽高,然后根据建筑物防雷类别用滚球法计算其保护范围。
2.*次检测时应检查接闪网的网格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3.检测时测量接闪器的规格尺寸。
4.焊接是否符合要求,接闪带支持件间距是否符合水平直线距离为0.5~1.5m的要求。
5.锈蚀情况。
6.接闪器与建筑物顶部外露的其他金属物的电气连接、与接闪器引下线电气连接,天面设施等电位连接情况。
7.检查接闪器上有无附着的其他电气线路。
8.检查建筑物高于所选滚球半径对应高度以上时,防侧击保护措施情况。
9.测量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电气连通情况。
防雷检测与防静电检测的关系
正如我们了解的雷电形成机理:雷电现象是自然界中一种瞬间放电现象,同时伴随有雷声,具有高电流、高电压、变化快、放电时间短、辐射强等特征。雷云在宇宙射线、对流等原因产生的正负电荷分离,即在各雷云中带有不同电荷,当电荷累积到一定程度,不同电荷间的雷云就会击穿空气进行放电(原理类似于电容击穿),所以雷电大部分会在云间放电,小部分距地高度低的雷云会对大地放电,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雷击现象。
由于雷电的放电时间****短,能量****大,在放电过程中,在雷击点1-2公里半径范围内会产生强大的电磁场,从高中物理课程中我们可知,在交变电磁场中的金属物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即电位升高),如遇有环状金属物,则会产生感应电流,而金属物形成的电位会根据其长度、截面面积、金属种类等不同,在**、化工危险品场所中,不同电位的金属物间会****容易产生静电火花(俗称跳火),因为静电累积的足够多,就会有产生电压,就像雷电的形成的高压击穿云层放电,达到一定强度后就会击穿放电,防雷,引起火灾甚至。解决方法就是将危险品场区范围内的金属设备、金属管道等金属物作等电位接地,使整个场区的金属物在雷击影响下达到电位同时升高、又同时降低,各金属物间没有了电位差,就避免了发生跳火的可能。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要把防雷检测与防静电检测一起进行了。
根据统计资料表明,每次雷击闪电电流大小和波形有很大差别,尤其是不同种类放电差别更大。雷电流在流通过程中是变化的,其在几个微秒内达到,约数十至数百千安,然后在几十微秒内衰减下去。其大小与地理位置、地质条件、季节等因素都有关系。一般平原地区比山电流大,正闪电比负闪电能量大,****闪击比随后闪击电流大。同时,雷电还具有很高的电压,闪电电荷量是指一次闪电中正电荷与负电荷中和的数量。这个数量直接反映一次闪电放出的能量,也就是一次闪电的*力。闪电电荷的多少是由雷云带电荷情况决定的,与地理条件和气象情况有关,也存在很大的随机性。大量观测数据表明,一次闪电放电电荷可从零点几库仑到1000多库仑,这些电荷在微秒内瞬时放电,所以,云层对大地之间的将电压高达几百万到几千万伏。
雷电波的能量主要集中在低频范围,从雷电波的频谱结构可以获悉雷电波电压、电流的能量在各频段的分布,根据这些数据可以估算被保护系统在其频带范围内雷电冲击波的幅度和能量大小,进而确定防雷措施;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它的频谱特性来选择合适的传输线。根据雷电的标准波形,由计算可知,从0-30MHz的电流峰值明显较大,并且峰值大致相同,30MHz以上的电流峰值明显下降,频率越高,电流峰值越低。也就是说:雷电流主要分布在低频部分,随频率升高而逐渐递减。在波尾相同时,波前越陡,建筑幕墙防雷接地,高次谐波越丰富;在波前相同的情况下,波尾越长,低频部分越丰富。根据这些数据可以估算通信系统频带范围内雷电冲击的幅度和能量大小,进而确定雷电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