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能泵业(天津)有限公司

主营:潜水泵,井用潜水泵,潜水轴流泵,潜水排污泵

矿用强排泵_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新闻】

发布时间:2018-01-24257次浏览




1、德能 矿用潜水泵概述:

扬程从50米至1200米,

流量从30m3/h----2000m3/h.

功率 10kw-450kw

电压380/660/1140V

矿用潜水电泵,适用于从深井、矿中提取地下水,可用于金矿、银矿、铁矿、煤矿抢险、工地排水使用。 (流量每小时可达到1000吨、扬程可达到1500米)。

2、德能 矿用潜水泵主要用途:

外形粗短

l 自动平衡轴向力

l 采用嵌入式联轴器传递动力,便于机泵分体与连接。

l 配备高压全密闭逆止阀。

l 可以卧式倾斜等任何角度安装。

适用场合:本产品适用于矿井凿岩过程中排积水,矿井开采过程中正常排水,或抢险救援,复矿排水,隧道排水抢险等。

3、德能 矿用潜水泵性能特点:

不怕水淹:矿井正常开采或突遇大股涌出的水流时均能正常工作,一种设备多用途,(可以作为备用泵、正常排水泵、检修泵、抢险泵等)其防治水患能力远远优于卧式离心泵。特别适用于水位落差大、有水患威胁的的矿区按照使用。设备综合投资小,性价比高。

4、德能 矿用潜水泵材质:

安全防爆:电机内部充满清水,

适用于潜入水下工作、效率高、节能;

低噪音,运行平稳可靠;

材质多品种,普通铸铁、球墨铸铁、不锈钢等适用于不同介质。

驱动电机为水浸式,对环境无污染、无公害。

5.矿用泵的使用条件:

1. 介质温度不超过40℃;

2. 介质酸碱度(PH值):6-9;

3.介质中的固体物质的容积比在2%以下;

4.介质的运行粘度不大于20x10-6m/s;




德能泵业企业新闻——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水泵行业的技术发展将集中体现在设计电子调节系统、改善驱动装置和寻求新的材料等方面。

1.向机、电、仪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泵产品不论是小型的家用泵、建筑用泵等通用泵,还是大型的石化、电力等工业装置用的流程泵,都在向机、电、仪一体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使泵产品更加高效、节能,使用维护更加方便,提高可靠性,延长寿命,为用户带来更大的收益。

2.向大型化和高速化的方向发展

2、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水泵行业的技术发展将集中体现在设计电子调节系统、改善驱动装置和寻求新的材料等方面。

1.向机、电、仪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泵产品不论是小型的家用泵、建筑用泵等通用泵,还是大型的石化、电力等工业装置用的流程泵,都在向机、电、仪一体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使泵产品更加高效、节能,使用维护更加方便,提高可靠性,延长寿命,为用户带来更大的收益。

2.向大型化和高速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电站、石化装置和水利工程等朝着大型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泵作为其配套产品必然朝着大型化和高速化的方向发展。

3.向多品种和多用途的方向发展

为满足不同工况和用途的需求,泵产品势必向扩大品种规格、拓展性能范围方向发展。目前国内泵产品在规格、品种和用途广泛性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例如,对于高压小流量用泵、混合酸用泵和腐蚀性极强的化工浆料用泵等,还需要不断开发新品种。

4.理论与设计方法的科学化

加强泵的基础理论研究,注重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新兴学科的相互渗透。理论研究的重点是:泵内部流动的测量、数值模拟及性能预测;一元黏性流动的数值计算;多相流动的理论与应用;泵的优化设计及设计的多样化。

5.CAD、CAM、CIMS技术的发展与推广

生产和制造的高技术化是产品“价廉物美”的根本保证。通过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不仅保证了产品的设计质量,而且缩短了设计周期,大大提高了产品设计能力,实现了设计方案的优化,确保了产品的可靠性。同时,计算机制造集成系统(CIMS)和虚拟技术的应用,大大地缩短了泵产品的生产周期,保证了产品的性能。

6.无密封泵技术

无密封泵主要包括磁力驱动泵和屏蔽泵。近年来,其之所以引人注目,主要是由于白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人类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目前,越来越多的泵制造厂认识到了在其产品系列中需要增添一种无密封泵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无密封泵的需求量将呈持续增长的强劲势头。

7.产品模块化和个性化

模块化泵技术是泵业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在模块化泵系列中,只需要少数几个零件就可以构成整个泵系列,从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交货时间,减少零部件和备件的库存,而个性化的发展则要求产品逐渐趋向于朝多品种、小批量的方向发展。

8.材料技术

近年来,各种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是推动泵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泵的零部件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新材料,所带来的好处主要是延长了泵在腐蚀性介质中的使用寿命、耐磨性和可靠性,并扩展了泵的使用范围。同时,涂覆技术和材料的表面处理技术在改善泵的流动特性、耐腐蚀性和耐磨性方面变得日益重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