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确认应该由谁来做?
计量确认应该由专门的计量确认员来做,计量确认员是本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培训并以书面形式确认其计量确认上岗资质的人员,计量确认员可以由计量校准/检定人员兼任,也可以由使用部门的技术人员兼任。使用部门的计量确认员需根据检定合格证书/校准报告给出的计量特性与计量要求相比较,根据计量确认记录和确认结果签发计量确认标识,并将检定证书/校准报告存档备案,检定/校准报告和计量确认记录是必须的证据。计量检定/校准人员兼任计量确认员的,可以依据检定/校准记录与计量要求相比较进行计量验证,不再签发计量检定/校准证书(报告),不再另行填写计量确认记录,检定/校准记录可代替计量确认记录和校准报告,根据验证结果直接签发计量确认标识。
由于仪器校准活动与检定活动的差异,仪器校准规范只规定了特定测量仪器的仪器计量特性,规定了仪器校准方法和程序。检定规程除了必须包含上述内容外,还需要规定被检测量仪器的准确度等级及对相应仪器计量特性的仪器计量要求,亳州校准检测,对型式批准内容的符合程度的检查等内容。
仪器校准规范与检定规程的更重要的差别在于:检定规程规定的测量方法和测量条件必须保证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优于仪器计量要求的1/3,以保证检定结果的不确定度不明显影响测量仪器合格性判定。而仪器校准规范不规定被检测量仪器的准确度等级,因此也不需要对仪器校准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控制。不确定度来源由执行该仪器校准规范的实验室根据自己确定的目标不确定度进行控制。仪器校准实验室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配备测量标准仪器、控制仪器校准条件,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保证实验室仪器校准结果目标不确定度的实现。
认识仪器校准检测过程中的几种不确定度:
JJFl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给出的测量不确定度的定义是:“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计量校准检测,用于评价测量的水平和质量。不确定度越小,则测量结果的可1疑程度越小,可信程度越大,测量结果的质量越高,校准检测机构,水平越高,其使用价值越高,反之亦然。其意义在于:在不确定度评估过程中,要对整个实验的所有步骤进行讨论,找出不确定度来源,并进行计算,由数据可以清晰得出不确定度分量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通过分析不确定度,测量误差控制在容许限度内,保证测量结果有一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使分析数据在给定的置信水平内,有把握达到所要求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