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参之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主营:燕窝/花胶/阿胶/即食燕窝/红参//西洋参/枸杞

参之源燕窝印尼寻燕之旅, 产地溯源, 品质再现

发布时间:2018-03-21643次浏览

-初识印尼-

南纬6°,东经107°,当地时间21:23,飞机抵达印尼首都雅加达,刚出机场,扑面而来的温湿度令人倍感东南亚“热情”。

夜色让我们没法完全看清雅加达的样貌,但依然能感觉,这是一个传统与现代、富有与贫穷对比强烈的城市。

低矮的瓦屋掺杂在林立的高楼大厦之间,柏油大道与青石小巷交叉纵横。

被称作“万岛之国” 的印尼,同时也是世界上食用燕窝产量最大的国家,其产量约占全世界的80%,传说中第一个吃燕窝的人就是印尼中爪哇的沙多罗诺。

当亚洲大陆已进入深冬,季风之手却轻轻搅动北印度洋,印尼湿润温暖的雨季悄然来临,也进入了滋补圣品燕窝的筑造精灵-金丝燕最活跃的繁衍季节。

「闽之远海近番处,有燕名金丝者」

参之源寻燕之旅,由这里开始


-工厂与幸福指数-

雅加达,印尼的经济中心,东南亚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也是参之源燕窝工厂的所在地。

从燕屋收获的燕窝原料,俗称“毛燕”,并不能直接食用,要经过燕窝工厂的清洁加工,行话说“洗燕”,一项看似简单却相当繁重的工作,燕窝加工因此也成为非常专业化的行业。

工厂的字眼听着也许有点冰冷,在这,却意外地代表了幸福指数。

在他们看来,这里有整洁又舒适的工作环境、每日提供工作餐又有稳定的工作收入,即使出生贫穷,也接受到培训和学习,能有一技之长,尤其对比曾经动荡的岁月,更是一种来之不易的现世安稳。

每个人对幸福感的定义或许不同,工厂里的幸福指数初听之下也有点奇怪。但从这里每个人工作时的心无旁骛,言语里的谦逊温婉,偶尔打照面时腼腆朴实的笑容等晕染出的独特磁场,大概就是他们自己的幸福感。

-精品燕窝的诞生-

野生的金丝燕自由地飞翔在山林海洋上空,但一盏从燕屋走出的燕窝,要成为市场的精品燕窝,却远没有雨林风景那般诗意壮丽,有时候可以说是超级严格,超级复杂。

参之源合作的燕窝工厂是一家有着30年行业经验,国际HACCP认证的大型工厂,每个工作日都会有数百名工人为此而紧张而有序工作着。

将燕屋送来的原料,进行分拣,清理,塑形,杀菌,消毒,包装,存储,运输等十几个严格的工序,经由海关检验检疫,出口到中国,成为我们购买到的合格的原装溯源码燕窝。

因为燕窝是一种纯天然的食品,在未分拣处理之前,形态颜色大小不一,需要进行初步分级和筛选,在20~24℃的无虫房间里。

按形态,分拣出燕角,燕条,燕盏等

按颜色,分拣出白色的燕窝和黄色的燕窝      

按羽毛,分拣出轻毛,中毛,重毛等

按形态和盏高,分拣出大盏、中盏、三角盏、圆底盏等。

你懂得~毛燕会带有燕子的粪便羽毛,和筑窝时夹杂的枝叶尘土等一系列大自然的味道~

所以精细挑毛前,要经过流水的清洗,水流的速度和清洗的时间有讲究!

过短,则无法清洗掉杂质;过长,或水流过强,则容易让燕窝中的营养成分流失。因此每个工作池都有专门的控制水泵,保证合适的水流和冲洗速度。

经过清洗的燕窝会进入挑毛工序,全手工。

因此工作间是一个面积高达1000㎡的大厅,不同燕窝,不同阶段,工人排布也不尽相同。

手工干挑是我们一贯的做法,跟想当然的干挑不一样,挑毛时要先将燕窝润湿,因为全干的燕窝没法挑出藏在里面的绒毛,而且很容易把燕窝给杵碎了~

在放大镜,直射灯,镊子的帮助下,工人们手工将绒毛一根一根挑出,不同处理程度的燕窝要分放在不同颜色的小盆子里。

质量负责人Wiwi介绍,熟练的工人每天挑30盏燕窝,已经是极限。因为挑毛非常考验眼力和脑力,既要挑干净,又要保证燕窝不受到破坏。

每天五点半下班后,工人们会在领班那里记录每天的数量,同时也快速地整理台面和工作区间,短短十分钟时间,刚才还热闹满当的百人大厅,瞬间明亮整洁,速度之快,效率之高让我咋舌。

分享一个认真做值日的小姐姐

清理干净后的燕窝,码在半圆形的模具内,之后进行标准化塑形和风干,并存放在-14℃的的冷库中。

这温度我感受过,讲真,会冻得脑壳痛,但是能让燕窝保持最好干湿度和新鲜品质。

包装前,是非常重要的杀菌消毒,也是HACCP标准中的食品安全控制点,高于行业标准的1分钟80℃的蒸汽处理,能使塑形风干后的洁净燕窝达到更高一级的杀菌消毒效果。

检测和包装间都是无菌房间,依据准确测量的盏高,区分为不同等级燕盏

每一盏燕窝逐一称重,真空过膜,贴上CAIQ的官方溯源码,再将每一盏燕窝的信息逐个记录,并一一录入到二维码所链接的官方燕窝溯源信息管理平台。

因此,我们任何一款燕窝,都可以通过扫描唯一的二维码,追溯产品的源头信息:产品名称,等级,克重,加工厂,燕屋,检验检疫证书编号……

也曾想把工厂的一切记录地活泼俏皮,可是回想起,在那里的每一个场景,却总让我又不自觉地严肃起来

有个下午,我在检测包装间里呆了很久,旁边测量盏高的小姑娘,整个下午都在重复同一个动作,拿着软尺小心翼翼,拿起,测量,放下,记录,不发一言,却没有任何不耐烦。

也是。

对食品标准化加工,我们本身就需要带着敬畏和严谨。

-披星戴月10小时-

东卡里曼丹省·巴厘巴板市

相比工厂的现代化,燕屋是另外一种画风,因为野生金丝燕生活在远离人烟的雨林环境。此次寻燕的终极之地,就是我们在印尼东卡里曼丹遥远的注册燕屋。

它们的名字常出现在我们的燕窝标签上,燕窝溯源信息里,可是真正的样貌,少有人知,因为抵达它,要跨过山和大海。

卡里曼丹是印尼最大的岛屿,幅员辽阔,保留着原生态热带雨林自然环境,没有直达的飞机或汽车,需从雅加达坐2小时飞机跨过爪哇海,再连续8小时的车程,才能最终抵达位于岛屿中部的燕屋。

凌晨三点半,拖着梦游一般的身体,顶着南半球的星星点点,我们出发前往机场。

在机场有个插曲,不知道以前咱们国人给当地机场的地勤留下了什么印象,唯一不断对我们说的中文就是“一个一个”,难道我们人多又总插队声名远扬了到南半球……

六点钟的飞机,延误到九点多才能起飞。所以到达卡里曼丹的时候,已经快中午十二点了,赤道的太阳直射,让我们感受到皮肤的灼热。

分享一个快晒熟的耳朵

午餐是油炸虾片,油炸鸡肉,油炸鱼……OK,FINE!果然,这是一个热爱煎炸的国家,前方8小时的车程在向我们招手,就把这一大盘高热量当做超能量吧!

一路上多半是蜿蜒起伏的山路,8小时的路程才刚刚开始,就已经眩晕起来,午餐吃的鸡肉鱼肉仿佛要跑出来。这一晕,从白天到黑夜。

晕出天际时,窝在车里心里嘀咕着“这工作太苦了,我再也不来了”,不知过了多久,睁开眼睛,前方漆黑,没有路灯,窗外树叶窸窣作响,告诉我还没有走出这山林,放弃挣扎后又晕睡过去。

抵达时,已经是深夜10点多,挣扎着下了车,一行人蔫掉的白菜一样靠在酒店前台办入住,以致于同行的印尼朋友不断问“Are you guys OK?”对此,我们由衷地提问“How often would you come to bird house here?”他的回答是“Once a month or once two months because it is really a hard trip and hard work”,佐以“as you see”的意味深长表情。

Yes, I see. This is exactly a hard work.

确实,这是份苦差事

-燕屋-

所谓燕屋,就是在燕子栖息与迁徙的路径上,建造供它们入栖的屋子。待它们繁殖筑窝采摘。

有别于农耕或畜牧,金丝燕是野生的,每日清晨扑棱棱飞出屋觅食,傍晚叽叽喳喳飞回归巢。

燕屋周边是一望无际的绿色丛林原野,远离人类聚集地和公路,但不远处就是海岸线以及一大片的红树林(听说只有自然环境好的地方,才能长出这么多红树林哦~)

第一天想去的燕屋,因为昨日大雨,路途泥泞坑洼,我们的车愣是开不过去,有人提议说“看上去很近,那咱们走过去?”

没有路灯和小车的热带丛林也是静谧与危险并存,听说还会有鳄鱼出没……嗯,既然天色已晚,我们愉快地达成共识,第二天改去另外一个燕屋。

因为金丝燕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所以燕屋一般只有一个小门供采燕人进出。

燕屋外观长得都很相似,四四方方,大约四层楼那么高。屋顶狭长的方形入口给燕子进出,其他则只是在墙面上做小小换气口,屋里专门安装了小喇叭播放金丝燕的声音,因为这样容易吸引燕子进屋子。

旁边一般都搭建有燕农的房子,方便燕农能够打理燕屋。保证一定的光线,温度,湿度,声音,扫除燕子天敌等等。

当地的房子也是很有意思了,比如……

乱入一个欢脱的表情包小屋

不同的燕子在不同的地方筑窝,在拐角处筑窝,燕盏相对较小,也就是常见的三角盏和月牙盏。

壮年大燕子则习惯在木梁平面上筑窝,即我们的龙牙盏和龙头天盏等。

燕子本身筑窝是为了给产卵孵化燕子宝宝,一个燕窝里一般会产两枚卵,刚出生的小燕子全身粉红,非常弱小,依靠每天燕子爸妈来喂食,长大可以飞出巢窝的时候,留下的空燕窝就可以采摘了。

当我爬上梯子,正面燕注视子宝宝的时候,燕我双方一度都十分惶恐。

燕子怕是因为没见过头这么大的生物,吱吱吱叫个不停,或者以为爸妈回来了,争相恐后张大嘴巴往窝边缘挪。

我的心情也很复杂,因为我从未见过如此皮薄如翼的红果果粉色小鸟,眼睛还没睁开,就能隔着一层眼皮看见乌溜溜的眼珠。 

燕屋里十分闷热,待久了会有点呼吸不过来,不多打扰燕宝宝,就让它们以为自己做了一场奇怪的梦吧。

燕农告诉我们,这样有小燕子或者有还未孵化的燕子蛋的窝,即使没有其他燕窝采摘了,他们也不会采摘的,燕子只有对一个燕屋有安全感和信任感,才会长久的住下来

采燕一般选择在燕子外出的白天。

屋里除了木质的楼板和楼梯,就只有换气口旁边水盆,没有刺眼的光线,没有喧嚣的声音,只有脚下的木质楼板的吱呀作响,偶尔传来的小燕子的叫声。随行的印尼朋友说,这里其实就是另外一个世界,特别平静。

-Terima Kasih-

Terima Kasih是印尼语“谢谢”的意思,也是我们在唯一学会的印尼语。

或许是因为过去沉重的历史,从出发到返回,总是不时有人问我,印尼安全吗?或者,你在印尼挨过打吗?如果回来我们说Thanks God,那估计是有可能了。

但恰恰相反,在印尼的10天里,我们从未因华人的身份,感受到普通印尼人的敌意。

无论是雅加达的大型商场里,还是在卡里曼丹县城里的路边,每一个碰到的印尼普通人都温和谦逊。

他们或多不富裕,家里的电器有时候只有一盏电灯,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的笑容。无论是城市道路,还是乡间小路,即使有时略显陈旧,但都整洁干净。路再堵车再多,都融化在印尼人不疾不徐的淡定微笑里。

一直随行90岁采燕爷爷,一家三代都居住在与燕屋相伴的木屋里,最后结束行程时和我们一一握手,每次握手前,他都会把用手轻轻拍一下自己的心脏的位置,才伸出轻轻相握,我想那一定代表他内心的诚意。

相隔万里的我们,因为在印尼群岛上空飞翔的燕子而在异国相遇。在此之前我们有很多的想当然,但走过这段旅途,都有了更深的体会

我们想象中轻而易举的工作,在他人眼里可能要付出无数道细心与努力;

我们心中曾经狭隘的偏见,其实都是未曾验证的个人臆断。

几个月前的我们,不会想到,地球另一端,一间不起眼的小木屋里,会有一位温柔妈妈,即使语言不同,面孔不同,微笑着端出了食物和我们一起分享

也不会想到,一棵桔子树下,会有个大眼睛的小男孩,叽里咕噜地说着印尼语,给我们递上了他的饼干。一切都朴素简单,诚挚温暖。

带着使命做产品,带着善意看世界。

.Terima Kasih.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