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后,汇报成绩这一幕应该会在许多家庭上演吧。成绩好固然皆大欢喜,可如果成绩不尽如人意呢?许多孩子可能会被父母数落一顿,甚至被拿来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一番,而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一个合格的父母应该怎么做?今天跟着小编看新加坡的一则小短片《孩子的努力比成绩更重要》。
饭桌上,孩子家庭教育,妈妈询问哥哥Jack和弟弟Sam的考试成绩。其中哥哥回答了自己的成绩:数学90分,英语85分……还挖苦同学比他努力却没他分数高。妈妈听完仍不觉得满意,淡淡地说:“你应该更加努力才对!”
妈妈然后问到了弟弟的成绩,小孩看着手中的,不禁往下掖了掖,迟迟不肯拿出来....直到哥哥从他手里一把夺过,看到成绩说了一句:“你完了!妈妈可能会杀了你!”弟弟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当妈妈看到孩子不堪的,正准备爆发时……她突然想起某天深夜,孩子伏案用功复习的一幕:困了也不放弃,继续埋头苦读。
之后,妈妈的表情慢慢变了。将一个丸子夹进了弟弟Sam的碗中。接着,又往哥哥碗里夹了一颗。她称赞Sam做得很棒,也称赞哥哥做得很棒。“只要努力了就没有什么遗憾的。”
妈妈出乎意外的微笑,让孩子释放了自己内心一直压抑的情绪,露出灿烂的笑容,重拾自信.....
后,一家人吃了一顿温暖的晚饭。
我们可能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也是被打大的,现在的孩子已经很少被打了!(非常的义正言辞) 孩子该不该打?
难道孩子生来就该打么?孩子该不该打由谁说了算?
各位家长可以找个时间做个测试,测试方法如下:
问问孩子说说:孩子啊,宝贝啊,以前爸爸/妈妈,打你开不开心?
只要你一问出来,一定只会有两种,哪两种呢?
1.如果孩子回答:“爸妈,还可以呢”。
这说明你这个孩子还真可以打。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这样的孩子叫欠揍型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一定要打,越打越成才,越打越改变,越大越长记性。
不知有没有听过一些狼爸虎妈的故事?有些家长把孩子打上了清华北大,有没有?其实这样的故事背后,家庭教育问题,一定是遇到了一个欠揍型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有时候打,佛山家庭教育,会有很多的成长和变化。但这样的孩子是数的,只有低于5%的孩子属于这一类孩子,而95以上的孩子都属于非欠揍的孩子。
2.如果孩子回答:“爸妈,我一点都不开心”。
这说明您的孩子属于非欠揍型的孩子。以后要不要打,也不能打,因为打也不可能发生改变,打也不可能长记性,打了也是白打。这样的孩子打了也不会保持多久,家庭教育指导师,很快又会犯同样的错误,甚至还会变本加厉。
我的孩子正在上小学。尤其是刚进入一年级,每一次考试,很多学生都会考满分,九十分的家长很。但是,我对于孩子的成绩不是特别看重,前提条件,孩子必须尽力,孩子必须认真对待读书和考试。我看重孩子良好读书习惯的养成和读书态度的培养。生活中,我注重培养孩子“玩就痛快地玩,学就专注地学”。作为老师,我不把孩子的成绩当作衡量孩子的标准。每个孩子都希望有一个好成绩,如果孩子没有做到。我们能够*一点,和孩子一起分析可能的原因,找出改正的措施,让孩子有信心继续努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