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胥藏文化——不同时期的耀州窑特点
耀州窑是宋代六大窑系之一,窑址位于今陕西省铜川市的黄堡镇,唐宋时属耀州治,所以称为耀州窑。据悉,耀州窑始烧于唐代,北宋时达到鼎盛,元*始转型,终于民国。
耀州窑青釉刻花瓶
耀州窑始北方青瓷的代表,唐*始烧制黑釉、白釉、青釉、茶叶末釉和白釉绿彩、褐彩、*以及三彩陶器等。胎质稍松,呈灰色,釉质失透,有乳浊感,采用划花装饰,纹饰题材多为水波与花草纹。晚唐、五代盘、碗一般采用支钉支烧,通体满釉,足内有3个支钉痕。
耀州窑青釉刻花菊瓣纹碗
五代以烧青釉为主,器物的造型、釉色、纹饰带有明显模仿越窑风格。有碗、盏托、执壶、花口杯、套盒等,并有“官”字款碗。
宋代时,耀州窑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以烧青瓷为主,其次烧酱釉、黑釉、白釉。器型有碗盘、碟、洗、钵、杯、盏、托炉、注子、注碗、砚、砚滴、瓷塑等。装饰上以刻花、印花特色,还有划花、镂雕、贴塑等。纹饰有缠枝莲花、菊花、牡丹、把莲、海水游鱼、飞鹤、博古、婴戏等。刻花、印花技法对其他窑影响。宋代晚期以青瓷为主,胎薄质坚,釉面光洁匀静,色泽青幽,呈半透明状,十分淡雅。致力于征集民间藏品送往*拍行(北京瀚海保利,睿嘉四季等)邵先生,《一8伍》 《9伍六玖》 《九四伍3》
耀州窑青釉刻花婴戏纹碗
到了金代,瓷胎呈灰白色,青釉呈色偏黄。大量使用陶范印花,满布器面的花纹逐渐减少,而在盘、碗内壁,大量出现菊花、莲花、水波、鱼鸭纹等,构图简单,呈圆圈形。金、元时期一般采用叠烧,盘、碗内有叠烧痕,也有用一钵一器装烧的,则仅足端无釉。
耀州窑青釉刻花莲花纹双耳瓶
元代器形外一般施半釉,挖足浅,足较宽,似玉环底足,足内心有乳 状凸起。前期胎呈土白、土黄、黄白色,底足露胎部位呈土*、棕*或棕红色,釉多呈姜*,少数为青*,器内满釉,多数有瑟圈,器外*釉施釉部位,初期与金代相似,为通体施釉,外底心亦施薄釉,随后改为外底和器足无釉露胎,还烧黑釉、酱釉、茶叶沫釉、白釉及少数白地黑花瓷。后期和明代变化很大,*釉瓷已降为少数,胎釉更为衰落,胎多呈土白、土*,底足露胎部位往往为棕红、棕褐色;青釉除姜*外,还见*、黄褐色、青褐色等;器外少见满釉。多施釉不到底,腹下露胎现象;此时,多见白地黑花瓷,还有白釉、黑釉、酱釉和茶叶沫釉瓷,器物施釉部位,大体与同时期*釉瓷相似。
耀州窑印花碗
清代陈炉窑在传承传统制瓷技艺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其产品除白地黑花、黑瓷和白瓷外,还创烧了香黄釉瓷以及黄白、黑白复色釉瓷等特色品种。清代晚期到民国初期则出现了具有当地特色且广受民众青睐的青花瓷,装饰特征是各类富有民间色彩的文字题款的广泛流行和运用,丰富了陈炉窑的内涵。但****终停烧于民国。
耀州窑青釉刻海水鸭纹碗
直到20世纪70年代,在李国桢等*的帮助下,恢复了耀州窑的传统技艺,生产出耀州青瓷、黑釉及剔花瓷、白釉及剔花瓷、兰花瓷、铁锈花瓷、花釉等六大系列陶瓷,成为铜川市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