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先民生活《旧唐书·地理志》说:邕州……宣化,州所治……在县北,本胖柯河,俗呼郁状江,即骆越水也。亦名温水,古骆越地也。”按温水即南盘江。南盘江与红水河相接,因此,温水就是胖柯河,唐代叫骆越水(温水,古称广西武鸣河-南宁市邕江-贵港市郁江段,汉译音“温”字在壮侗语中意为“天空”“苍天”“老天爷”“天子”,故,温水亦可理解为“苍天之河”“天子之河”)。划船纹跟濮族住于濮水有关。花山岩画中也多处画有之,其他如水波纹,亦跟濮水有联系。此外.铜鼓雕塑鼓面中的立体骑马纹,古代壮族人也有骑马之习惯。明称广西为陆梁之地,宜于骑马,产马也多。作为铜鼓雕塑花纹以反叫反映壮族人民战斗的骁勇。
铜鼓雕塑之****
2016年1月10日,一面直径4.2米、高2.6米、重达7吨的巨大铜鼓,经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驯乐苗族乡上朝韦氏民间铜鼓铸造厂20个工人长达6个多月的日夜*,终于铸造出炉,作为迎接新年的“贺礼”。该铜鼓雕塑由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铜鼓铸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韦启初、韦启参兄弟俩设计制作。铁匠出身的兄弟俩,自上世纪90年开始采用沙模铸造方法*了铜鼓铸造中的道道难关,经过多年揣摩、反复试验,在历经数不清的失败之后,终于掌握了一次性成型铸造技艺和其他核心技艺。该面铜鼓雕塑是目前世界铜鼓,将于2016年1月16日在广西桂林市为铜鼓举行吉尼斯世界纪录评审活动。
铜鼓雕塑在古代常用于*中指挥进退,也常用于宴会、乐舞中,是一种流行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打击乐器。铜鼓是中国古代悠久而灿烂文化的结晶,是中国少数民族先民智慧的象征,它具有东方艺术的特色,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之珍藏。铜鼓在越南、老挝、*和泰国甚至印度尼西亚诸岛也有流传。铜鼓雕塑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一种具有特殊社会意义的铜器,它原是一种打击乐器,以后又渲化为*和****的象征。它为民族首领*所独占,被视之为一种珍贵的 重器 或礼器,因此也成为被祭祀的对象。自春秋战国直至明清均有铜鼓,而以汉代制作得****为精美,式样****多。依照铜鼓流行地区和式样不同,可分为滇系和粤系两大系统。大体上滇系铜鼓体型较小,花纹大都用单弦分晕,晕圈构成大小宽窄的变化。粤系铜鼓体型高大,鼓面多有立体的青蛙浮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