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联网的发展商,物联网车联网,硬件为王,还是服务为王?
按照密歇根大学发布的报告,车联网的预想多层架构,基层是车载通讯模块提供商、外部硬件提供商、RFID(射频)及传感器提供商;第二层则为车载设备供应商、应用软件*;第三层则为电信运营商和内容服务商。
对于公众来说,车联网方案,相当难懂。而在第九届中国汽车产业蓝皮书论坛上,众多汽车科技、媒体大佬们“解剖”了车联网概念,他们给出的诠释,相对接地气。
高德汽车事业部总裁韦东则将车联网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技术,一个是服务。对于用户来说,不想探究技术上那么多高深名词,车联网的服务让生活更顺畅、更有趣,才是关注点。
车联网概念引申自物联网,根据行业背景不同,对车联网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传统的车联网定义是指装载在车辆上的电子标签通过无线射频等识别技术,实现在信息网络平台上对所有车辆的属性信息和静、动态信息进行提取和有效利用,并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对所有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提供综合服务的系统。
车联网的第yi要素是网络连接,第二要素是智能、自动驾驶,第三要素是服务新业态。
车联网涉及交通、汽车、信息、通信等行业,体现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跨界融合,是万亿级规模的市场,发展空间可观。
每一个寻求车联网商机的企业,都希望能够窥探到车联网的未来路径,以便抢占入口。
学院派们将车联网分为Car2Driver(车与人),Car2Infrastructure(车与交通设施),Car2Car(车与车)。目前****为成熟的是Car2Driver,这显然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不涉及基础设施建设,连云港车联网,在座舱里自己折腾,厂商们不会被捆住手脚。大部分厂商做的也是这部分文章。
这只是车联网目前的基础形态。人与交通设施、车与车的网络搭建,车联网 完整产业链,可能指出车联网的未来,尽管技术和消费形态的变化仍然存在不确定性。那么已经转型互联网公司的图商,如何在厂商的“顶层设计”下切入车联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