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菜苔,久经传播,产地甚广,今已传入湖北各地及江西、四川、湖南等地。那么究竟以何地产者为佳呢?据史载:红菜苔,俗名油菜苔,与城东宝通寺(在武汉)相近者,其味尤佳。亦有传曰:以宝通钟声所及处产者为佳。历史曾有一种奇异地说法:以宝通塔影所及处产者****现行小学六年制语文实验课本第四册中《红菜苔》篇亦有类似记载。当今红菜苔则多以洪山附近产者为佳,霜降之后更为鲜嫩爽口。有人以色评曰;深者为佳,淡者次之。
天气刚一转凉,记者就接到读者投诉:“酒店里三四十元一盘的‘洪山菜薹’又苦又老,难以下咽。找商家扯皮,商家硬说这就是洪山菜薹,自己是无凭无据,扯皮也扯不赢。”
在武汉人眼里,菜薹不算啥稀罕物,但被称为“金殿玉菜”的“洪山菜薹”,肉质剔透莹润,肥硕富有弹性,堪称菜薹中之*,普通菜薹与其相比,完全不是一个档次。“普通菜薹一两元一斤,洪山菜薹要七八元甚至上十元一斤。反正端上桌都差不多,以次充优肯定有利可图。”有餐饮酒店老板表示,上述想法其实是顾客想当然,其实这在武汉是行不通的,“本地人对菜薹太了解了,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有消费者却不以为然:“*大店里正宗的洪山菜薹也吃过,有时感觉还真就是和家里吃的普通菜薹差不多。”市民小李更是直言:“包装精美,个头粗壮,洪山菜薹当礼品不错,但做熟了还真不见得就尝得出来啥好的。”
酒店里的“洪山菜薹”难道真有****?对此,中国烹饪大师何培艳表示,其实很多*都源于表述的问题。现在“洪山菜薹”这四个字已被注册,专指原产地****菜薹,但很多武汉人仍习惯把普通红菜薹也叫成是洪山菜薹。不过,市场上正宗洪山菜薹并不多,酒店除非特别强调说明,随口一说的洪山菜薹很多其实都是指普通红菜薹。“其实也好判断,现在卖一二十元一盘的肯定是普通红菜薹,洪山菜薹一般要卖到三四十元一盘。”何培艳称,很多宣称有洪山菜薹销售的酒店,多是在打擦边球——图个名,借个传统说法,卖的其实是普通菜薹。如果,这类商家标的是普通菜薹的价,也无可厚非;但如果借机标*,确实有挂羊头卖*之嫌。
孝子菜的故事
公元221年,割据江东的孙权见曹丕代汉称魏帝,刘备亦在蜀称帝,逐作称帝的准备,自*迁鄂(今鄂州),取“武而昌”之义,改鄂为武昌。一日,孙权偕母亲吴国太等一行出城游玩,途经东山(洪山),当地官员置酒相迎,席间杯盏交错,宾主尽兴。吴国太对一盘紫色菜肴赞不绝口,夸其甜脆清香,它处所不及。自此以后,每逢洪山菜薹上市季节,孙权必派人来索取,以供吴国太食用。一年冬天,吴国太病重,不思茶饭,唯想一尝洪山菜薹,但是在宫中久不见当地官员送来。孙权大怒,亲至洪山询问缘由。原来当时天寒地冻、大雪封山,菜薹根本没有抽薹。孙权大怒之下,将当地官员重打80大板,责其办事不力,同时在山脚下建筑一棚,将部分菜薹转移至棚中,每日亲自照料,不出半月,棚中菜薹终于抽薹。孙权大喜,立即派人快马送回宫中,吴国太食用之后病情日见好转。
公元229年,迁都建业(今南京)。临离开武昌时,孙权特地带了一些洪山菜薹的种子去建业,可是所种菜薹的味道总不如洪山产的好。为了满足老母亲的心愿,孙权于是派专人到洪山取了很多的土,用船运回去种菜薹,但效果亦不佳。孙权便命当地官员每年在洪山菜薹运至建业,直到吴车太过世。孙权孝顺母亲一事便在洪山引为美谈,洪山菜薹因此又被世人称之为“孝子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