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生产发展的下一阶段是应用特别的圆盘式轧机以扩大预先在斜轧机上轧出的管子。
1895年开始在构造上得到改进的遇期式轧管机上制造管璧更薄的管子。遇期式轧管机起初的构造(1891年)‘是不适用的,因为它没有考虑到心棒机械化的往返运动。自1896年开始,采用了移动心棒的机械化装置。在1900年使用了将心棒送到原来的位置的弹簧。从这时候起,斜轧机就开始只用来制造厚壁的钢管了.
直到1884年,当斜轧的方法提出时,管子的生产问题才算完全得到解决;但用钢锭在斜轧机上不用顶头来轧制管子的头几次尝试却没有得到良好的结果。在1886年采用了顶头,而在1897年将钢锭上钻孔以便顶头准确地装在钢锭的中心上。 ,
斜轧机只适于生产厚壁短管。为了制造薄壁管,就需要将在斜轧机上所得到的厚壁管子加以冷拔。但是这样的管子很贵。
由于管子需要量的增长比其他轧制品更快,所以就要求管子生产技术有高度的发展。这从管子生产在整个轧制品中所估的比例就可以看出来。在苏联,钢管的生产量和轧制品产量的比例是这样的:1913
年为3%,1929-1930年为5-6%,1931年为7.306,1939年为7.50/左右。****近,特别是在战后的发展时期中,管子的产量继续地增加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