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丰旺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主营:房屋建筑工程总承包、建筑装修装饰工程、建筑幕墙工程、防水防腐保温工程、钢结构工程

城市副中心发布首部钢结构工程建设技术导则

发布时间:2023-06-1023次浏览

城市副中心发布首部钢结构工程建设技术导则

副中心经验行政办公区钢结构工程建设

钢结构因重量轻、结构稳定,且在回收时不会产生固体垃圾等诸多优点被大量应用在现代建筑中,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二期项目全部采用钢结构。

提炼工程建设经验,从而形成制度标准,这是投资重大工程建设的一笔宝贵的文化资产。近日,副中心工程办发布了《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钢结构工程建设技术导则》,覆盖钢结构工程设计、加工、安装、防腐防火、检验检测全过程,是对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工程建设经验的总结和值得一提的是,对现行标准进行细化、从严和的条款占比超过70%,为后续投资重大工程建设贡献了副中心经验

提倡前沿技术赋能

新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工程质量提升和管理精细化,解决人力无法触及和度不高、标准化程度不一的问题。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运用于钢结构全过程,提升项目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这一要求写入导则中,是副中心工程建设满满的经验之谈。

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二期160地块未来有望承接市教委、市交通委等单位入驻。项目建设过程中,搭建了钢结构全生命期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深化设计、材料采购、构件制造和现场安装阶段信息共享和智能数据分析,钢构件从BIM建模出加工图到现场安装全过程可追溯。

钢结构建筑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提前在工厂预制构件、在施工现场进行连接安装。根据BIM构建出的三维图,工厂可以直接出加工图,效率大大提高。导则编制成员张晓琳说。随着厂家信息化体系完善,每个构件都有一个身/分证,项目信息、构件信息、生产信息等通过二维码可溯源,甚至可定位至安装位置。单就160项目来说,借助BIM技术和信息管理平台,物料盘点耗时缩减90%,库存周转率提高40%以上。

BIM技术还能实现可视化交底,直观地向工人演示施工步骤。每个构件上都印有二维码,演示关键节点的操作方法、质量控制要点,起到现场施工指导的作用。信息化手法不仅提高了建设效率和精度,也为数字孪生城市建设搭建了底座,方便后期物业进驻运维。

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二期项目已斩获国内各类BIM大赛奖项56项,并已全部通过北京市BIM工程评审中心项目作为全市BIM招标的投资项目已正式通过北京市BIM工程验收。这既适应了国家智能制造的要求,也起到了作用,将高质量建设城市副中心的国家战略落到实处。张晓琳说。

导则还明确鼓励采用机器人焊接,在具备条件的现场部位能用尽用。提高智能建造水平是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焊接机器人、放样机器人、无人机三维测绘、XR眼镜、AI安检眼镜等智能设备在二期项目均已落地应用。张晓琳说。

创鑫建设管理模式

除了鼓励应用新技术,导则还倡导实施建设管理模式EPC、驻厂监造、建筑师负责制、设计监理、BIM招标、项目部制、工程结算预审计、智慧管理平台等是副中心工程办总结工程建设实践经验先试的八大创鑫举措,全部融入了导则。

导则8.0.1条款要求监理单位要对钢结构加工质量及供应进度进行驻厂监造,也就是将监督延伸到工厂里:一是监督构件个体质量,二是保证按期供应。10.0.2条款要求,钢结构分包单位要有深化设计的能力,能对复杂结构体系进行计算分析,采取总建筑师负责制,总建筑师必须对所有环节进行把控。

值得一提的是,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工程鼓励推行EPC工程总承包制。该模式将原有设计、采购、施工多个串联环节合并实施,较传统模式缩短了1个招标周期45天的时间,同时可以统筹设计和施工两大环节,保证建设质量,使建设单位统筹控制工期和造价。

这项举措是副中心工程办在把握住建部相关文件精神及工程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的,制定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工程试点工程总承包建设方式管理办法》,作为副中心管委会20191号文件印发,指导副中心工程建设。在EPC模式加持下,行政办公区二期办公项目、潞城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均已荣获包括中国钢结构金奖在内的多个质量奖、安全奖。副中心工程办也将办公区建设的经验推广应用在清华大学通州发展与人才培养基地、轨道交通6号线二期等副中心市级工程中。

细化从严编制条款

导则包括10章共计65条,其中对现行标准进行细化要求的条款有35条,占比54%,从严条款5条,占比8%

细化条款就是在现有标准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和指引。比如《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2015提出,在不同条件下应采用框架、框架-中心支撑、框架-偏心支撑、框架-延性板或屈曲约束支撑等结构。而导则进一步细化了支撑布置在哪,要考虑哪些影响因素,可优先考虑什么位置等。不仅如此,还在海量的工程检测项目中摘出全部11大类、22个钢结构检测项目,标注检测依据、委托单位等,是一本实用性强的操作手册。

高标准就要严要求。从严条款中对于钢结构材料质量等级上适当从严;在高层钢结构遇作用下的弹性层间位移角,从标准规范中要求的不宜大于1/250”提高到不宜大于1300”;将标准钢结构焊接规范中要求的焊接环境温度低于零下10摄氏度时,必须进行相应焊接环境下的工艺试验,从严要求环境温度低于0摄氏度时就要做工艺试验,避免低温造成钢材脆化,影响建筑安全和使用寿命。

导则对现行标准进行细化和优化,在造价可控的前提下,提高钢结构建筑的安全、质量和智能建造水平,既是城市副中心工程建设的实践成果,也为投资工程建设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副中心经验。副中心工程办总工程师徐桂珍说。

据悉,导则广泛征求了设计、施工、监理、检验检测单位意见,并邀请钢结构工程领域内的进行评审。下一步,副中心工程办还将继续总结工程建设经验,形成技术标准体系,高质量建设副中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