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的邹文比较幸运,刚毕业就找到一份符合自己专业的广告设计工作,月薪一万多元,过起了令人羡慕的大都市白领生活。可工作没几个月,父亲一个电话把他从繁华的北京拉回了家乡新余。原来是家里的矿山出现了情况,前几年父亲买下一座“煤”矿,结果挖出来的却不是煤,而是一种不知名称、不明用途的黑色石块,投资不仅全打了水漂,而且还面对其他股东纷纷退股的压力,母亲的医药费、妹妹的学费也随之没有着落。坚强的父亲一下子挺不住了,家里瞬间陷入了困境。带着一份家庭的责任,也带着一份不服输的执着与不甘,邹文赶回了家。
父亲领他来到了他的矿山,眺望远处,十一座山头,连绵起伏。邹文想:“两千多万吨的储量,我不相信不可能一文不值!就算是石头都有它的价值,至少还可以直接铺路,加工破碎说不定用途更广。而且这种矿石并不是随处可见,那最起码应该比石头有价值吧!我不由地在心里打起小算盘,就算一吨一块钱,两千万多万吨,也有两千多万啊!不行,我一定要搞清楚这到底是一种什么矿石,由什么成分构成。”
在网上进行搜索、比照,经过反复对比实验后,邹文终于弄清楚了这些石头有个学名叫镁质粘土,用途倒是十分广泛,品质好的还可以做成高级瓷砖,而差的只能做普通瓦片。按照这个鉴定结果,邹文家挖出来的粘土只能做普通瓦片,也就是说,那些矿石只能当石头卖。这又能值几个钱呢?但是邹文就是不甘心,他想,怎么才能将我的贫矿变成富矿?怎么通过技术改造来提升品质?一直不服输的性格让他坚信这一定有出路,他决定背水一战。
他选择了常人都认为不太靠谱的方式,即在网上各大网站疯狂发帖子,希望能得到高人的指点。终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王教授得知情况后,很爽快地答应为他开发产品。“其实,教授完全是被我感动的。发帖求助要讲究技巧,图片加上详细的文字说明。”研发就需要资金投入,想到这邹文的心又悬起来了,他底气不足地询问研发费用时,王教授笑笑说:“你刚毕业不久,哪来的钱?钱虽然可以不要,但你要随时免费提供石头给我呀!”
于是,在接下来半年多的时间里邹文往返矿山和陶院两地,加紧对粘土做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同时,了解市场需求,又到广州、景德镇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详细作市场调查报告,并针对自己“石头”本身的问题一一对症下药。最后确定把自己的“石头”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深加工,最终烧制成符合时代潮流的环保白砖。与传统的红砖相比,烧制白砖不需要在当地取土,可以节约土地资源,烧制过程中能耗低、污染小,烧制出来的白砖光洁透亮、无需再进行粉刷。
生产的首期投入是巨大的,邹文估算了一下,大约要200多万,主要用于生产基地及设备设施的改造和更新等,他需要一条全新的白砖生产线。与传统的红砖烧制不同,它对技术要求更加苛刻,其中涉及的细节很复杂,包括烧制所用煤的成色,温度控制等。这么大的投入他只能想办法自筹资金,这段记忆让他刻骨铭心。邹文说:“借钱好难,亲戚一开始都不太相信白砖的市场前景,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分析和承诺,七零八碎地凑钱,记得最小的一笔是3000元。这时候压力最大,也担心这个新产品万一不被市场看好的后果,累了的时候想想当初在北京的舒服日子也会觉得很辛酸,但是一想到这是展现人生价值的一个平台,坚持跑完才能赶上起点比自己高的人,总有一种天无绝人之路的信念在支撑着我走下去。”
调试好生产线后,先生产了一小批试水市场,送给建筑人士,每个地方邮递十几斤样品过去给对方试用,不错的市场反响让他逐步加大生产力度,现在月产量达1000吨左右。今年6月,又自筹资金,买下镇里的一座传统红砖厂并进行技术改造,再增一条生产线。生产步入正轨后,邹文不满足只是简单烧制白砖产品,他想深挖这些不起眼的石头的价值,为建筑、生活陶瓷、橡胶、塑料、涂料、医药等化工产品提供原料,形成鎂质土加工生产链。
创业之路是艰辛的,邹文说:“留着汗的时候觉得很充实,回想之前在北京坐在办公室吹着空调的日子真的很无聊。我很感激能得到很多人的关心和帮助。”为了减轻他的压力,当地政府还提供了税收减免优惠政策,他也很高兴自己创办的金星环保白砖厂能帮助困难群体就业。
返乡创业或许不是他的本意,技术研发也不是他擅长的,甚至可以说并不怎么了解,但父辈眼里的废矿在他手上变成了宝藏。思想和眼光就像天花板一样,其高度决定了所容事物的发展空间。虽然邹文的镁质土加工生产链还只是空中楼阁,但他对待事物的思维角度的确很不一样,再加上他的不服气不服输的执着,让他既有年轻人的潮味儿,又有创业者的老练,已经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废矿变金矿不如魔术的精彩,但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