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配行业加速变革,城配商需形成自身壁垒
2017-08-19 10:39:51
766
[导读]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电子商务迅速兴起,大众消费习惯也随之巨变,小批量、多批次的货运订单成为常态,订单数量与日剧增,配送需求日益增长,同城配送市场迎来飞速发展时期。
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电子商务迅速兴起,大众消费习惯也随之巨变,小批量、多批次的货运订单成为常态,订单数量与日剧增,配送需求日益增长,同城配送市场迎来飞速发展时期。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在百货、购物中心以及大型超市业态中,46家公司共关闭了185家门店,但实际数量却远远不止那么多。
与此同时,中国连锁便利店行业增速却达13%,开店数量及同店销售额均实现双位数增长,便利店的渗透率从2015年的32%升至2016年的38%,比网购高3%。
据业内人士介绍,国内线上红利趋于末势,600-700万家的便利店,已成为线下客源的主要入口。
在线下掀起“关店潮”和线上增速放缓的同时,马云提出“新零售”这一概念,即线上线下加物流一体才是未来趋势。相较新零售,物流配送是如何匹配和支撑零售变革的,我们可以从城配变革态势窥探一番。
城配业务模式加速变革
一、未规模化的夫妻老婆店或士多店的城配模式:
1、传统小车队三方模式
以前一个小车队就承担起了配送业务——一位车队队长带领一群老乡帮忙送货,对物流的要求就是把货送到,而现在门店对物流的要求不止是量还有质。物流本身是规模和计划管理经济。小车队这种模式没有较强的管理效益,不适应现在的社会发展节奏,容易影响末端品牌及门店体验。
2、批发商送货(渠道物流模式)
其实现阶段,大多数便利店的物流也并不是由城配企业做的——大部分是由二批商送货——店主打个电话,然后二批商骑着电瓶车、三轮车或者面包车送货,这类代表有奥利奥、农夫山泉等;
还有一部分直接由厂家直送店家,部分走代理,这类代表如面包制造企业等;一小部分货物由城市经销商或代理和厂家签约直接送到门店,如蒙牛;另外,非常小的一部分是由店主自己开着车进货。
二、传统品牌连锁店的城配模式:
业内零售物流专家在采访中表示:“现在中国的连锁零售店的物流配送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营物流,另一种是第三方物流。”
自营物流,这种模式的优点是由企业自建配送中心,对供应链各环节有控制力,大规模的、有统一业态的连锁企业能集中配送以达到规模效应最大化,提高物流效率的效果,但容易分散业务主心力,不适合小规模的企业。
第三方物流,这种模式是将自身物流配送业务以合同的方式交给第三方物流公司,企业能集中力量在自身优势上,发展核心业务。但订单波动大,三方物流易受影响,且企业容易被三方绑架,一般企业和三方签约一年的合同,但中途有什么变故,企业想改变主意的代价较大。
相对于自营物流,第三方物流成本要低,采用第三方物流模式时,企业除了要支付给三方一定的费用,还要在各项设施费用上支付一定比重的费用,但由于比较省心,管理简单、转嫁了风险,我国连锁零售行业的物流配送模式以第三方物流为主。
三、新零售下的B2B城配模式
有位物流大咖“城配老司机“(在物流沙龙平台上曾发布的系列文章)曾总结过:控物流不如控商流,控商流不如控终端。便利店便是终端的重要形态。
便利店等终端的重要性被普遍认可后,巨头们纷纷以自营、加盟、综合供应链服务等形式整合便利店。比如阿里巴巴推出的零售通平台,今年4月刘强东宣布推出的“百万京东便利店计划”,目前苏宁大力推广的苏宁小店等巨头纷纷入幕的举动,风口都直指便利店。
便利店经营面积小,基本在80-100平方米,品类繁多,且SKU需求也在变快,库存面积不足、库存量少与满足即时性需求之间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而此时物流的快速响应能力是解决供需矛盾的唯一途径。
零售便利店玩的就是销售+物流(城配供应链)。
评价一种零售模式好不好,绕不开两个标准:决定能不能存在的标准是消费者购物体验;决定能不能存在和发展的标准是成本效率,这些都绕不开物流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目前新零售行业的趋势要求就是物流要快,中间环节要少,要靠近消费者或增加零售端口,满足消费者高频次的补货需求。另外,用户体验也要好,因为未来物流不光是运输业,更会是服务业。
建立拥有高壁垒的配送产品模式
回到前文,当几十万甚至数百万便利店被整合之后,会发生什么呢?
城配货运市场将会扩大,之前做城配业务的无数车辆将会被释放出来。市场上的城配物流商需要面对平台商和连锁经营商更严苛地考验:
1、物流需急速响应;
2、将物流服务拓展到整条供应链;
3、需和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共建适宜的合作模式,并提供深入的信息和技术支持。
面对以上要求,城配商想要脱颖而出,就要形成自身壁垒:
1、能迅速整合海量运力;
2、能用技术优势管理好运力;
3、能用专业化的服务运营能力服务好便利店客户。
免责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并不反映任何第一枪网意见及观点,亦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第一枪网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问题请联系media@d17.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