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阿里巴巴携旗下支付宝钱包、微博、陌陌等全面进入红包战场,旨在打赢“中途岛战役”。有趣的是,今年春节,手机QQ和微信红包活动,在腾讯内部被称为“诺曼底登陆”,他们拟在整个移动支付大战的格局中联合抢占市场份额。
于是春节前夕,支付宝钱包、微博、陌陌、手机QQ、百度钱包纷纷开启红包活动,玩法也增加了互联网平台补贴、企业或名人现金红包,以及企业的代金券。在这场夹杂着商业气息的红包大战之后,“为了块儿八毛,引无数土豪不睡觉”的盛况能否再接再厉?人情味和商业味的矛盾该如何缓解?移动支付格局和场景又将发生哪些变化?这些都值得拭目以待。
BAT红包贴身肉搏
在线上社交世界里,新年的节日气息裹挟在抢手机红包的热潮中扑面而来。最热闹的要数支付宝钱包推出的红包功能,逗比红包和接龙红包中的“猜红包最多可得全款”一推出即受到关注。
不过,客观上让支付宝红包名声大噪的,还是因为支付宝红包增设了微信、朋友圈、QQ和QQ空间的分享入口后,12小时内,分享链接即遭到了腾讯系的“封杀”。此后支付宝红包跟微信“斗智斗勇”,由于微信无法屏蔽一串数字或图片,支付宝推出了“红包口令”功能——用户将接龙红包和群红包分享到微信或QQ时,支付宝红包会自动生成一张带有数字口令的图片,用户点击“保存图片并打开微信”,就可以发到微信群、朋友圈或者QQ中。不过,个人红包、讨红包的玩法仍不能“潜入”微信。
阿里系的社交媒体平台微博和陌生社交应用陌陌,今年春节推出了现金红包。微博不仅首次推出现金红包和群组红包,还给用户提供了互相“塞钱”的新玩法;从2月18日到20日,每晚8点到9点,陌陌挂着小红包图标的群里会有官方的红包飘过,号称红包总额400万元,用户可在发现页面“附近的群”或红包活动专题页面找到“红包群”。
在阿里系应用勇抢红包风头的情形下,腾讯系的微信也开始了对用红包恶意诱导用户关注和转发行为的整顿,并挂出了抢微信红包指南。而手机QQ也一举上线红包功能,除好友间互相发放红包外,还推出明星红包和企业红包。
阿里、腾讯借红包贴身肉搏,互联网三巨头(BAT)中的百度也不甘寂寞,百度钱包也玩起了红包,虽然也是借助明星之势,但侧重点在于电影票订购。用户在手机百度搜索影片主演,可领取明星发放的现金红包,之后可拿着红包去看电影,享受优惠。
企业借红包搞营销
在今年的红包大战中,更多企业红包进入用户视野。记者采访获悉,手机QQ、微信公众号、微博上发布的企业红包,主要包括现金、代金券以及实物奖励三种,其中最“实在”的是现金红包和实物奖励。相比用户基于人际交往自主发放的现金红包,企业红包主要出于营销目的。
有意思的是,今年春节微信的企业红包,除了企业公众号发放、用户体验产品后转发、朋友圈信息流中出现等形式外,用户还可体验一把“摇一摇”手机发现周边商家红包的惊喜。记者获悉,1月底,微信“摇一摇·周边”开启自助申请入口的测试,用户只要在设备覆盖范围内打开手机蓝牙,即会在摇一摇内出现“周边”页面,通过该入口就可以在线下的商铺、餐厅、橱窗甚至货架前,摇到由商家提供的红包、优惠券等。业界认为,当商家都在砸钱促销时,更新奇便捷的发现红包的方式和效果值得期待。
商业行为让红包变味
红包满天飞之后,微信用户小王却为经常打开假红包烦恼。他曾打开过某不知名公众号的“输个人信息抽奖赢红包”链接,打开了“关注公众号并邀请N个朋友转发到朋友圈即可抢红包”的链接,甚至还有点击即抽中奖、但要求在中奖页面输入银行卡和身份证号提现的链接(事实上他早已在微信绑定银行卡)。这些乱象在去年春节期间就层出不穷。
作为发生过这些问题的“重灾区”,2月5日晚间,微信团队发出微信清理违规抢红包行为公告,称将打击“合体抢红包”等营销类诱导分享红包,此类行为已违反微信平台运营规范,并且涉嫌欺诈、收集用户隐私数据等恶意行为。
小王吐槽,“假红包”甚至还包括一些商家的代金券,明明没有多少优惠,有效期也很短,对于自己而言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但就是不停有人发到群里求转发或是分享到朋友圈,有点像“牛皮癣”。“可能是因为朋友正好用得着这些券吧。”小王试图从另一角度思考,不过他也表示如果这类信息太多,社交空间就成了垃圾信息聚集地。(来源:京华时报)
相关文章推荐:春节忙抢镜:支付宝“越洋红包”免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