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决战工业一万亿的意见

2013-11-14 11:41:04 567
[导读]

  实施“双核”战略,做大九江经济,潜力在工业,关键在工业,希望在工业。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工业,现就决战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一万亿元,提出如下意见。 

  1、明确发展目标。用三到五年时间,实现工业经济总量“三年翻一番、五年过万亿”的发展目标。即: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在2012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6000亿元;到2017年达到1万亿元以上,占全省份额实现“四分天下有其一”的目标。 

  2、细化目标任务。到2015年,各县(市、区)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任务分解为:九江开发区650亿元,瑞昌市600亿元,庐山区600亿元,永 修县550亿元,共青城市500亿元,湖口县500亿元,修水县500亿元,德安县400亿元,九江县350亿元,彭泽县350亿元,武宁县330亿元, 都昌县300亿元,星子县200亿元,浔阳区34亿元,市直430亿元;至2017年,各县(市、区)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任务分解为:九江开发区1100亿 元,瑞昌市1000亿元,庐山区1000亿元,湖口县1000亿元,永修县1000亿元,共青城市800亿元,修水县700亿元,九江县650亿元,德安 县600亿元,彭泽县600亿元,武宁县500亿元,都昌县500亿元,星子县280亿元,浔阳区40亿元,市直600亿元。 

  3、加强规划引导。设立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负责组织产业发展研究。编制板块发展规划。制订《九江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与空间布局指引》,实施分类 指导政策,明确全市产业发展的战略导向、重点和空间布局,重点规划好城东、城西、赤码、彭湖、共德永五大板块的产业布局,打造5大千亿板块,构建“T”形 产业格局,形成九江工业发展核心增长极。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围绕石油化工、钢铁有色冶金、现代轻纺、电力新能源、电子信息、玻璃纤维、有机硅、绿色食品等 产业,聘请行业内知名专家,开展产业研究,制订产业发展战略导向、重点、路径,科学引导产业发展,重点打造石油化工、钢铁有色冶金、现代轻纺、电力新能源 4大千亿产业,汽车船舶、绿色食品、有机硅三大500亿产业,电子信息、节能电器、玻璃纤维、水泥建材四大300亿产业。编制园区发展规划。突出发挥园区 的主平台作用,注重规划引导园区特色发展,推进产业集聚,形成一批主导产业明显、产业链完备、支撑发展作用显著的工业园区,着力打造5个国家级千亿园区。 编制骨干企业培育方案。围绕现有骨干企业,有针对性地出台帮扶措施,推动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打造20个主营业务收入达百亿企业。通过规划引导,着力构建以 高新技术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千亿级与百亿级产业梯次发展的具有九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4、优化产业布局。依托各地产业发展基础、自然禀赋条件,突出抓好沿江、沿路、沿湖流域三大区域的产业布局,打造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城东板块。重点发展绿色食品、玻纤建材、化纤纺织、石油化工、机械电子等五大主导产业,形成四大省级以上产业基地。推动镍基复合合金、九宏新材 料、中粮百亿产业园、加多宝凉茶等特大工业项目建设,推进青岛啤酒、诺贝尔陶瓷、中粮植物油、赛得利化纤等骨干企业扩能增效。到2015年实现主营业务收 入突破600亿元,2017年达到1100亿元。 

  城西板块。重点发展以瑞智机电项目为龙头的现代装备制造业、以上港集团集装箱码头为龙头的港口物流业、以旭阳雷迪和超日光伏为龙头的新能源产 业、以志高空调和铨讯电子为龙头的电子电器、以昌河汽车为龙头的汽车及零部件、以九江石化为龙头的石油化工等六大产业。到2015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050亿元以上,2017年达到1650亿元。 

  彭湖板块。重点发展大型钢铁、造船、有色冶金、化工等重化产业和物流服务业。加快建设湖口千万吨级优质钢项目,着力打造钢铁有色和精细化工产业 集群;加快彭湖工业大道、铁路专用线、港口码头疏港通道等设施建设,加大轻工物流园、金旺国际物流园、赣电物流园建设力度。到2015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850亿元,2017年达到1600亿元以上。 

  赤码板块。重点发展化工、建材、轻工等支撑产业和市场服务业。推进理文化工、理文造纸、皮革材料、吉恩重工海底电缆、西矿铜业等项目建设,形成 重化和新型材料产业集群;加快红木、皮革专业市场建设,形成产业和专业市场互动发展的格局。到2015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50亿元,2017年达到 1650亿元以上。 

  共德永板块。以建设共青先导区为契机,着力发展电子信息、有机硅、现代轻纺产业,建设国家级纺织服装、有机硅新材料、电子信息三大新型工业化示 范基地,打造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加快共青城全国青年创业基地建设,支持永修打造“世界硅都”;加快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全国重要的现代轻纺基 地;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打造全省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到2015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50亿元,2017年达到2400亿元。 

  沿湖流域板块。发挥修水、武宁、星子、都昌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以钨、铅、锌、页岩气等重要资源的开采及精深加工,打造资源性产业生产 基地;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推进以现代轻纺为主的产业发展,打造返乡创业基地;加快节能照明产业升级,完善产业链,打造绿色光电产业基地。到2015年实现 主营业务收入1330亿元,2017年达到1980亿元。 

  5、完善产业体系。以“大龙头、大产业、大集群”为主攻方向,强化产业发展支撑,推进特色产业体系建设,形成“百亿龙头企业为引领、千亿产业集群为支撑、万级产能规模为先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培育百亿骨干企业。通过重大产业项目引领,推进企业做大做强,形成一批有支撑带动作用的龙头骨干企业。到2017年,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企 业达20户以上,其中,九江石化达500亿元,九江钢厂达500亿元,180万吨镍基复合合金项目达300亿元,理文造纸、理文化工、赛龙手机、旭阳雷 迪、神华煤电、江铜铅锌冶炼、攀森新材料、九宏新材料、西矿铜业、昌铃汽车、中粮油脂等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00亿元以上。 

  打造千亿产业集群。以九江石化油品升级改造项目为契机,以彭泽、湖口、永修、庐山区、瑞昌为重点,加快生物药用化工和精细化工发展,高标准建设 石化产业园,打造千亿石油化工集群;以湖口为重点,推进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发展高性能优质钢产品,大力发展以钨、铅、锌、铜等有色金属为主的精深加工, 打造千亿钢铁有色冶金集群;以庐山区、德安、瑞昌、彭泽、共青城为重点,大力推进粘胶纤维功能性开发,促进棉纺产业的产品结构调整,创建一批知名服装名 牌,打造千亿现代轻纺集群;着力推进神华煤电一体化、彭泽核电、九江电厂四期、光伏及风力发电等重点产业项目建设,打造千亿电力新能源集群。 

  构建万级产能规模。以重点企业为核心,通过技术改造及后期项目建设,不断扩大特色产业规模,打造一批“千万级”、“百万级”、“十万级”的优势 产品产能规模。着力打造1000万吨炼油、1000万吨钢铁、1000万千瓦电力装机、1000万台数码相机、3000万吨水泥、3000万部手机的生产 能力;努力形成100万吨油脂、100万吨离子膜烧碱、200万载重吨船舶、200万吨镍基合金、300万台空调、300万千瓦太阳能光伏、300万吨造 纸、400万锭棉纺锭的生产能力;重点构建10万辆汽车及15万台发动机、40万吨玻纤、50万吨饮品、60万千升啤酒、70万吨粘胶、80万吨有机硅的 生产能力。 

  6、夯实工业平台。按照“三区一化”(特色园区、生态园区、新型社区和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切实解决园区企业的生产、生活、生根问题,提升园区 发展水平。加大投入。按照园区项目建设的需求,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各地土地出让净收入的20%用于园区建设,且每年确保增长20%以上。提升服务。提 升园区管理服务水平,创新园区运行机制,强化园区行政审批职能。扶持园区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科技服务业、职业培训业,加大园区公租房建设力度,不断完善 园区生产生活配套设施。集约发展。立足园区产业基础、区位优势,每个园区突出发展2-3个主导产业、1-2个特色产业集群。园区单位面积投资、主营业务收 入水平分别达到200万元/亩、400万元/亩以上。推进园区生态化建设,力争三年内全市所有园区完成生态试点工业园区创建。加快园区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建 设,到“十二五”期末全市有产业发展需要的所有园区全部建成污水处理厂。到2017年,九江开发区、湖口金砂湾工业园、城东港区、瑞昌工业园、永修云山经 济开发区五个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1000亿元以上,共青城开发区、九江沙城工业园、德安工业园、彭泽工业园、修水工业园、都昌工业园力争达到500亿 元以上,其它园区确保达到300亿元以上。 

  7、提升招商水平。转变招商理念,创新招商方式,增强招商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提升招商引资水平和质量。突出招大商,围绕“大央企、大省企、 大外企、大民企”开展招商,重点加强与中国石化集团、中国化工集团、中国五矿集团、中粮集团、中国电力投资集团、神华集团等一批大央企的战略性合作,建立 长效对接机制,争取其布局新的项目。突出产业招商,围绕石油化工、钢铁有色冶金、现代轻纺、电力新能源、家电、电子信息、食品加工、新型建材、有机硅新材 料等主导产业,每个产业确定一名市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套招商方案,开展产业延链、补链、壮链招商。突出资源优势招商,发挥152公里的沿江岸线资源优 势,注重大用水、大用能、大运量重大项目及配套项目招商;依托铜、铅、锌、钨、页岩气等资源优势开展矿产资源招商;利用九江农副产品丰富的优势,开展农副 产品精深加工招商;利用沿江、沿路纵深广阔的腹地资源优势,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增强辐射带动效应。强化招商力量,实施招商“一把手”工程,市、县党政主要 领导要在招商上亲力亲为,每年招商工作时间不少于三分之一;提升招商小分队水平,对招商小分队开展招商引资规律、产业政策、交际与口才等方面的培训,着力 提高小分队适应能力、业务能力、协调沟通和公关能力;实施顾问招商,在特定行业和领域,聘请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友人、企业家,作为招商顾问,充分利用其 人脉、信息优势招商;强化市县联动,制定招商推进计划,明确时间进度,挂图作战,有效指挥,实施多跟踪强调度,确保招商成果。完善招商引资考核激励办法, 奖励在项目引进落地各个环节发挥重要作用的人员。 

  8、主攻重大项目。实施“3211”项目工程,每年滚动实施10亿元以上工业重大项目30个、重点新兴产业项目20个、重点技术改造项目100 个、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100个。对投入超10亿元的工业项目,实行市领导挂点推进,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投资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各县 (市、区)要明确帮办部门和责任人,在项目建设、生产经营、政策争取等方面实行全程服务。确保每年工业投资达1000亿元以上,五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 7000亿元,五年内实施亿元以上项目突破500个。突出抓好九江石化800万吨油品升级、神华煤电一体化、蓝源镍基复合合金、理文造纸、中通云计算等一 批投资100亿元以上的重特大项目建设,重点推进九宏新材料、理文化工、星火有机硅、江铜铅锌冶炼、攀森新材料等一批投资5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的实施及 达产达标,加快龙达化纤、九江电厂四期、青岛啤酒、加多宝凉茶、恒生大化纤、西铜矿业、德鑫纺织、中粮产业园、瑞智机电产业园、红木产业园、皮革产业园、 航空产业园、汽车产业园等一批投资20亿元以上项目建设力度,促进尽快竣工投产。以大项目的实施为依托,加快引进一批中小配套企业,形成以大项目为支撑, 大、中、小协同发展的局面,全市每年力争新增规模企业100户以上,至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500户,70%以上的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过 亿元。 

  9、提升传统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工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规模化、品牌化、新型化。促进传统产业上规模。建立传统产业技改项目 库,通过技术改造、扩充产能,突出抓好石化行业油品升级改造,推进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推动钨、铅、锌、铜等一批有色金属项目加快建设,推进昌河汽车战略重 组,加快棉纺、化纤行业的扩能改造,不断提升产业规模,提高产业规模效益。支持传统产业创品牌。 

  以传统主导产品和主导产业为重点,以现有知名品牌为龙头,开展企业品牌创建,集中培育一批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行业、品牌基地。 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突出抓好钢铁行业的产品结构调整,打造全省最大的优质钢生产基地。加快有色金属的精深加工,实现有色行业由产业初端向产业末端发展。 加快棉纺行业以精梳纱、无结头纱、高支纱为主的结构调整步伐,推进粘胶纤维功能性开发,创建知名品牌服装,加快服装面料产业发展,完善纺织服装产业链。 

  10、培育新兴产业。集中力量做大做强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绿色食品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 术,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高端特色产品。新材料:重点推进有机硅、玻纤及有色金属下游产品开发;新能源:重点打造完备光伏产业链及推进系 列风电项目建设;电子信息:重点围绕手机、数码相机、导航通信、电解铜箔、电子线路板等产品,加大产业研发力度,不断完善电子信息产业链;先进装备制造: 着重提升汽车及发动机生产能力,逐渐完善汽车产业配套体系,做优特色船舶,大力促进以工程船舶、公务用船为重点的产品开发,加快以压力容器为重点的新产品 开发;生物制药:做大医药中间体生产规模,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形成生物医药发展的新优势;绿色食品:大力发展油脂加工及饮品类产品,推进以茶叶、水果、水 产禽类为主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至2017年,全市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到4000亿元,占全市比重达到40%。紧盯科技发展新动向 和市场需求的新变化,做好“无中生有”、“小题大做”文章,培育一批产品具有市场前景且成长性强、具备市场竞争优势且带动能力强的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 增长点。 

  11、推进科技创新。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将自主创新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加大科技投入,以财政资金引导,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到2017年末, 全市研发(R&D)投入占GDP的2.5%以上。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建立政府搭台,院校所和企业转化“三位一体”科技对接机制,以合作(委托)、 共建实体、科研院所转制、技术中心转移等多种形式,实施一批重点产学研合作项目。支持企业建设研发机构,对被批准为国家级、省级的企业研发机构分别一次性 奖励200万元、50万元,对被评为市级优秀企业研发机构给予10万元奖励,对企业与国家级大院、大所、名校合资兴办的分支机构一次性给予20万元的经费 资助。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强新产品开发,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 研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形成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建立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抓好孵化器建设,建成一批民营科技园、大 学科技园,发展一批科技中介机构,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对被认定为国家、省级科技孵化器,由受益财政一次性分别给予30万元、20万元补助奖励;对被认 定为国家、省级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由受益财政一次性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补助奖励。 

  12、强化要素保障。强化用地保障。争取用地指标,充分利用国家重点项目、省重大项目、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小微企业创业园、信息产业园五大平 台,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预留计划指标。扩大土地供给,抓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综合开发、工矿废弃地复垦三项试点工作,盘活用地来 源。集约利用土地,合理确定工业项目用地规模,严格执行投资强度控制性指标要求,积极鼓励工业园区建设多层厂房。抓好土地清理,制定园区闲置土地及厂房处 理操作办法,切实盘活存量土地资源。 

  强化用工保障。多措并举切实解决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招工难问题,建立政府、园区、职校、企业四位一体的用工保障推进机制,加强人力资源部 门与企业的对接,实行“订单式”用工培训。强化各类职校与企业的对接,探索新的校企合作用工培养模式。进一步优化园区企业用工环境,加强园区生产、生活类 设施及园区交通条件建设,将工业园区住房建设纳入各地公租房建设计划,多渠道推进园区住房建设。积极引导企业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制订吸引劳动用工的政策措 施,逐步提高务工人员的各种福利待遇。 

  强化用电保障。加快电网建设步伐,积极落实支持电网发展各项政策,加快实施“2013-2020年”电网规划,加快建成500千伏石钟山至洪源 线路,500千伏九电四期、神华电厂外送线路,220千伏瑞昌码头、都昌蔡岭、德安杨桥、城区威家、武宁、彭泽马垱及中西部电网优化等输变电工程,110 千伏城区德化、修水良塘、武宁长坪、城区沿浔、共青江益等一批输变电项目,电网供电能力2015年达到282万千瓦,2017年达到330万千瓦。支持用 电大户自备电源建设,积极鼓励企业利用低温余热发电,支持重特大产业项目建设热电联产项目,稳步开展大用户直供电试点,有效降低重点用电大户用电成本。 

  强化环境保障。积极向上级环保部门争取环境总量指标和项目审批权限。加大污染减排力度,为新增项目调剂出环境总量指标。进一步下放市级审批权 限,简化审批程序。积极争取环保专项资金,支持工业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园区开展规划环评,为项目落户简化环评审批手续。 

  13、加大财税扶持。建立工业发展专项资金逐年递增机制,市财政从2013年起整合相关资金,安排1亿元工业发展基金,每年根据工业上交税金增 长情况同步递增,通过投资补助、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奖励方式,重点用于支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招商引资、沿江开发及工业考核考评奖励。各县(市、区)也 要设立相应的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工业发展。发改、工信、科技、环保、农业等职能部门要加大对企业争资争项的服务力度,积极帮助企业争取国家级、省级相 关专项资金支持。企业获得的各级财政补助和奖励资金,符合税法规定的,可作为不征税计入,在计算企业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对从事国家非限制和非 禁止行业并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符合条件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14、加大融资支持。完善金融机构支持地方发展考核奖励办法,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确保全市银行信贷投放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投 向实体经济的贷款增幅高于全市贷款增幅。每年对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增量全市第一的商业银行,市财政给予专项奖励。建立政银企对接合作机制,强化政府融资担 保服务,积极创新“银园保”、“财园信贷通”、“助保贷”等融资模式,逐年提高国有融资担保机构资本金规模,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设立中小企业直 接债务融资发展基金,创新金融产品,开展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融资租赁等融资业务。对产品有市场、有效益的部分中小微企业小额贷款,由担 保主管部门组织评审后,可利用企业的专利证明、产品品牌、销售合同等作为抵押物进行担保,对此产生的贷款风险,在中小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发展基金中进行核 销。加快企业股改上市和发行各类融资债券工作,对企业股改上市、发行债券等融资给予相应奖励。 

  15、加大市场扶持。大力推广应用本地产品,市工信委负责制定本地企业名优产品目录,各级政府采购、国有医疗单位的药品采购及全市国有投资项目 采购要向本地产品倾斜。在政府采购评审中,对本地小微企业产品给予10%的价格扣除。引导支持中小微企业参加省、市组织的重要展销活动。鼓励和引导本地超 市、配送中心和商场等加大采购本地产品力度,增强重点建设项目对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拉动作用。鼓励企业扩大出口,严格执行国家出口退税政策,对自营出口增长 幅度高的企业给予奖励。 

  16、培育企业家队伍。提升企业家创新意识,实施“企业创新金梧桐”工程,市财政安排资金给予扶持,用于组织优秀企业家、领军人才到国内外知名 学府培训学习、参加高层论坛等。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来浔为企业家开展专题讲学、研讨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企业家创新意识,拓宽视野,提升素质。开展优 秀企业家评选活动,以企业效益和社会贡献为主要依据,每年在全市工业企业中评选出10位企业家,授予“九江市优秀企业家”荣誉称号,予以表彰奖励并享受市 级劳模待遇,营造尊重企业家社会氛围。加大对企业家优秀典型宣传力度,支持企业家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提高企业家的政治地位。 

  17、加快人才引进。实施“百名创新英才”引进计划,结合重大科技、产业项目的引进和建设,通过市场手段,采取载体引进、团队集体引进、核心人 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引进等多种方式,着力引进或柔性流动来浔工作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五年内引进500名左右创新创业人才。开辟高层次人才引进的 “绿色通道”,消除人才引进的制度障碍。对每位遴选来浔的“千人计划”、“外专千人计划”等人才,争取省财政1000万元的创新创业事业发展资金支持,市 及受益县(市、区)财政给予相应资金配套。对工业企业和重大项目引进的有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重奖。 

  18、鼓励全民创业。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取消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 注册资本500万元的限制;申请办理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一律不受资金限制,支持具备条件的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中小企业创业 园,吸引当地人士、返乡人员兴企创业,返乡创业企业享受外来投资企业同等政策。鼓励高校教师、学生自主创业,允许以知识产权等非货币财产出资设立企业。实 施中小微企业升级培育工程,加快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企业提档升级。建立政府推动、政策支持、市场主体、社会资源整合集聚的融资担 保、人才培训、创业辅导、信息服务、技术支持、市场开拓、管理咨询、法律维权等公共服务平台,为全民创业提供全方位社会化服务。 

  19、优化政务环境。开展涉企收费清理,重点清理行政许可和强制准入的中介服务收费、具有垄断性的经营服务收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本意见实 施一年内涉企收费降低20%以上。落实优惠政策,国家赋予企业的各种税收优惠政策,要坚决落实到位,各地承诺的各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要及时兑现到位。优化 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加大企业各种矛盾纠纷的排查力度,严厉查处涉企乱评比、乱检查、乱摊派行为,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开展。开展“百个部门挂点帮扶百户 企业”活动,由百个市直部门和百户企业结对,实行为期三年的挂点帮扶。 

  20、强化组织保障。加强组织领导。实行工业发展“一把手工程”,成立市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的“决战工业一万亿领导小组”,领导小组 办公室设在市工信委,负责牵头本意见的组织实施、督查考核、政策落实和表彰评比等工作。建立市四套班子成员挂点帮扶重点板块、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企 业工作机制,梳理问题、制定措施、明确责任,确保产业招商加速推进、重大项目如期实施、骨干企业加快发展。各县(市、区)要成立相应机构,由一名党委常委 分管工业,建立工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坚持四套班子每季度专题研究一次工业、政府每个月专题调度一次工业。 

  强化调度督查。抓好运行调度,由工信、发改、统计、税务、供电、商务等部门组成工业经济运行调度网络,加强对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监测分析,强化 目标任务分解落实。抓好项目调度,按照“一月一调度、一季一通报”的工作机制,突出重点产业项目的调度,收集、协调项目推进中的相关问题。建立督查机制, 由市委督查室负责制定推进“决战工业一万亿”督查工作方案,重点就目标任务、项目进度、扶持政策、部门支持配合等方面开展督查。 

  完善目标考核。完善工业考核奖励办法,加大对工业经济目标的考核力度,提高工业在全市年度目标管理综合考评中的分值比重,强化规模以上工业主营 业务收入、工业增加值、利税总额、园区主营业务收入、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等五项重要指标的考核,未完成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县(市、区)取消工业综合奖及工业 目标奖的评选资格,五项指标中有两项未完成的县(市、区)取消工业综合奖的评选资格;为促进各部门加大支持工业、服务企业工作力度,每年在市直部门中评选 出十个服务先进单位,予以表彰和奖励。配强配优工业一线队伍,对工业发展业绩突出的干部予以重用。 

中共九江市委 九江市人民政府 

  2013年11月8日

免责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并不反映任何第一枪网意见及观点,亦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第一枪网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问题请联系media@d17.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