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祥隆汽配经营部

主营:重中型汽车底盘件/各种油品

制动液的检查与更换,千万别忽视了

发布时间:2019-09-04313次浏览

5000公里更换机油,这一汽车保养周期相信许多车主都牢记在心。然而对于制动液,不少人则不那么关心。其实汽车制动液关乎行车安全,我们应该养成定期检查,按时更换制动液的好习惯。  

 

吸水失效是制动液的特性  

 

汽车制动液在制动系统中所处环境相对清洁,不像机油要面对燃烧室产生的废气。因此有些人认为制动液不容易变质失效。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制动液变质与否主要看其水分含量。  

 

制动液的吸湿能力很强,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注意这种吸湿会“隔空”进行,长期将汽车停在一滩水上面,制动液就会更快地吸湿变质。全新制动液的水分含量应在1%以下,水分含量超过3%的制动液不得使用。  

 

受潮后的制动液有什么危害?  

 

制动系统在反复作用后会产生高温。快速行驶的汽车只要踩两、三脚刹车,活塞附近的制动液温度就会上升到七、八十度。如果遇到山路环境,长时间使用行车制动器,活塞附近的制动液温度会轻松超过200度。  

 

如果制动液中含有水分,在这种高温环境下,水分就会由液态变成气态,在制动管路中产生空气段。液体几乎不能被压缩,而气体则很容易被压缩。制动管路中的空气段在液压系统工作时会像弹簧一样被压缩——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它会使得刹车变软,给安全行车带来严重威胁。          

 

长期使用的制动液还会有哪些变化?  

 

制动液长期使用还会变浑浊,并产生杂质,影响制动系工作效果。一些杂质会堵塞制管路,或在管路中产生阻力,影响液压传动的效果。杂质过多的制动液还会影响ABS工作,因此及时更换变黑、变脏的制动液很重要。  

 

制动液多长时间更换?  

 

一般推荐的最长更换周期为两年。但如果出现水分超标、严重污浊等现象,则应立即更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