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21318次浏览
这两年的冷链物流市场明显已从过去的喧嚣,逐渐地回归于平寂。我们看到很少有企业再高谈阔论模式的创新,也不再一味追逐业务网络的扩张,冷链基础设施的投建更趋于理性,有些企业甚至面对资本方主动抛出的橄榄枝都少了几分热情和兴趣。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冷链从业者意识到,冷链物流行业在当前并不是一片人人都可以掘金的热土,虽是朝阳产业,但时下正处春寒料峭,有很多掣肘冷链企业向前迈步发展的问题尚未解决。
很多冷链物流企业抱怨,这几年市场越来越难做,冷链业务盈利空间愈发降低,平均只有1-2个点的净利率,稍加不慎就会造成亏损。冷链长途运输的价格跟普货运输相差无几的案例比比皆是,但前者的油耗等成本要比后者高很多。冷库租金在很多地方每天每平米只有一到二元,还不够电费成本,但超过这个价格就无人问津。
冷链物流不是门槛很高吗?冷链物流服务的不都是高附加值产品吗?为什么还会存在上述这些怪现象。
究其原因,根本还是由于国内日益旺盛的食品消费需求,并没有完全转化为冷链物流发展的源源动力,换句话说就是虽然老百姓的消费理念在升级,愿意去买高品质食品、进口食品,但还是对价格比较敏感,不愿意为冷链物流去额外买单,对同类和相近品牌食品往往更看重便宜的。
这就导致除了少数生产加工、餐饮零售企业对冷链物流要求严格之外,其他企业并非出于本心自建冷链物流或选择高品质第三方冷链企业,说白了客户企业也不愿意为冷链物流成本买单,毕竟企业追求的是利益化。
那么试问,冷链物流行业要想发展,究竟要靠谁来买单?这其实是一个看似简单但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当前都没人买单的局面下,就造成了冷链物流市场需求看似旺盛,实则不是刚需。近年来不少转型企业和跨界者涌入冷链这个市场,仅仅是看到我国中产阶级人数在增加,消费品质在提升,进口食品总量在上涨,但对背后的真实冷链物流需求却往往评估不到位。
进入冷链市场的企业多了,竞争自然就更加激烈,甲方客户针对冷链物流企业的可选择性和话语权也更大,对冷链物流费用的支出也更加苛刻。加之这几年传统食品制造和连锁餐饮商超经营压力的增大,等等这一系列因素的叠加,就使得冷链物流企业的日子不好过。
在竞争加剧和费用压榨之余,冷链物流企业的难,还在于营商环境的持续低迷。尽管也出了一些改变冷链营商环境的政策,但多数雷声大雨点小,不够接地气、渗透力不足,且直
我们看到,冷链物流用地审批和保障越来越难,企业被迫迁至郊县或周边城市,间接推动仓储成本不断高企。冷库用电成本占到营运收入的四成,多项政策强调冷库用电与工业用电同价,但很少有地区不打折扣的执行。城市通行难、停靠难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至今在绝大多数城市依旧令冷链物流企业头疼不已,致使冷链配送成本居高不下,而且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