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水中加入絮凝剂PAC或PAM(PAC为400—1000mg/l,PAM为PAC的1/5左右),经过有效絮凝反应。其时间、药量和絮凝效果须由实验测定,原水经过絮凝反应,进入接触区。在接触区内,微气泡与原水中絮体相互粘合,一起进入分离区,在气泡浮力的作用下,絮体与气泡一起上升至液面,形成浮渣。浮渣由刮沫机刮至污泥区。下层的清水通过集水管自流至清水池。处理后,清水一部分回流,供溶气系统使用,另一部分则排放。
说明:1、表中设备溶气水回流比按30%考虑。2、水力表面负荷:3~5m3/m2/h3、停留时间:15~30min.
A、溶气系统试运行:*运行时,首先关闭溶气水控制阀及溶气水出水控制阀,将加气选择开关旋到自动位置,接通电源,启动工作泵,然后打开溶气水控制阀。压力表的压力逐渐上升,一直达到泵所能达到的压力(压力表的压力达到3~5Kg/cm2),此时可打开溶气水溶气水出水控制阀。溶气水通过溶气释放器进入气浮池,池水中出现大量微气泡使清水变乳白色,即可认定溶气系
统正常。
溶气水的压力可看溶气罐上的压力表读数,该压力的大小可用溶气水控制阀开启的大小来控制,在水泵可供压力范围内调整,一般取3.4~5Kg/cm2。压力越高,溶气水量越大,微气泡密度越高。溶气系统的空气由空压机提供,由于溶气水不断地将罐内空气带走,罐内空气逐渐减少,水位不断上升;当水位上升到一*置时,自动液位制系统将控制空压机(进气电磁阀)工作(相反则停止),以保持溶气罐内的空气量。A、气浮运行:在溶气系统工作正常的前提下进行,具体做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