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在封建社会也是家族中的长者,向族中成员灌输家族意识,执行家教家法的场所,也成为教育本族之裔成为遵纪守法好公民的场所。
个人祠庙,除了带有浓厚的封建家族血缘色彩的祠堂以外,还有神祠和先贤祠,所谓神祠,是指以某个*形象为祭祀对象的祠庙形式;所谓先贤祠,则是以某个有功德的先贤人物为祭祀对象的祠庙形式,如“关公祠、岳飞庙、诸葛武侯祠、包拯祠”等。
宗族祠堂林立是徽州一个重要的社会和历史现象。
本文探讨了徽州宗族祠堂的兴起时代、建造规模、建筑装饰及其历史背景和社会作用。作者认为,明代嘉靖年间,夏言进行民间祭祖札制改革以后,徽州宗族出现了大建祠堂的热潮;徽州宗族祠堂规模宏大,装饰精美,建筑耗费惊人。作者指出,明代中期商品经济的繁荣和*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所引起的徽州社会变化,冲击了徽州的宗族统治,因此许多宗族集团才大量建造祠堂,以加强宗族观念和宗族团结,巩固宗族*和宗族制度。[1] 南屏叶氏 又名“奎光堂”,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镇南屏村。为南屏叶氏支祠。建于明弘治年间,清雍正年间改建门楼和大门,乾隆年间重修祀堂及门楼。祠堂门前有照壁,形成护垣,门楼高大,四根40厘米见方的石质檐柱,托着硕厚的额枋和曲梁。四柱三间三楼木质结构,明间三楼近10米宽的额枋上,开列着四攒九踩四翘品字斗拱。次间二楼各列二攒九踩四翘品字斗拱,各托着流线优美,结构相称的飞檐,参差相衬。大门两侧有一对抱鼓石,雕刻精致。全饲分把堂和享堂两大进,享堂有搂,比祀堂大30平方米。从门楼到享堂,全长46米,阔16米,脊高12米,约700多平方米。现为全国*****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