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基础知识
施工基础知识分三大块:岩土知识、桩基础知识及施工要求
一、岩土知识
1、建筑地基的岩土分六类:
岩石:颗粒间牢固粘结,呈整体或有节理裂隙的岩体。
碎石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的50%。
砂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的50%。
粉土:塑性指数小于1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的50%。
粘性土:塑性指数大于10的土。塑性指数介于10到17为粉质粘土,大于17为粘土。
*石、块石:粒径大于200mm的圆形、亚圆形或棱角形颗粒超过全重50%.
卵石、碎石:粒径大于20mm的圆形、亚圆形或棱角形颗粒超过全重50%.
圆砾、角砾:粒径大于2mm的圆形、亚圆形或棱角形颗粒超过全重50%.
注:分类时应根据粒组含量从上至下,符合者确定。
2、具有明显成因特征的粘性土:
淤泥:静水或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并经生*学作用形成,其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1.5的粘性土。工程上把淤泥和淤泥质土统称为软土。沿海软土主要位于各河流的入口处,如渤海及津塘地区、温州、宁波、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闽江口平原等地都有深厚的软土层,数米至数十米不等。内陆软土主要分布在洞庭湖、洪泽湖、太湖流域及昆明的滇池地区。山区软土则分布于多雨地区的三间谷地、冲沟、河滩阶地和洼地。开挖基坑与人工降低地下水位都常常可能在软土地区造成对相邻建筑的影响,使基坑邻近地面下陷。
膨胀土:土中粘粒成分主要由亲水性矿物组成,具有显著吸水膨胀与失水收缩的特性,且变形往复,胀缩具有可逆性,其性质不因反复胀缩而发生变化、因而建筑物的地基可经历多次胀缩。由于膨胀土地基随着含水量的变化产生胀缩变形,而季节性气候变化又时影响地基土含水量变化的重要因素,因此,建造在膨胀土地基上的建筑物,随着土中水分的增减不断地产生交替的升降运动,一年往复循环一次,房屋裂缝时开时闭,墙面出现交叉斜裂缝。
凡膨胀土层位于地表以下3m时,桩基础尽量浅埋;其它情况下,桩基不宜埋设在季节性干湿变化急剧的土层内,一般桩基埋深超过大气影响深度。对于坚硬、硬塑状态的膨胀土,桩基多采用灌注桩。钻孔时不宜曝晒,也应****地面水渗入,被水浸泡后的软弱层必须清除,因胀缩性在反复作用下会产生裂隙,渗入雨水引起坍塌。有些地区的红粘土具有胀缩性,也要注意孔壁防坍。
安装护筒与检测复核
护筒的作用:①固定桩孔位置②保护孔口,****塌落③保证孔内液位以保证静水压,维护孔壁稳定。
护筒之直径:大于钻孔直径100~300mm,视地质而定。
护筒埋深:根据土质和地下水位而定,一般下入稳定土层,上高出地表300~500mm。
护筒的埋设方法:①挖孔埋设②旋压③用振动锤振动下沉④河上钻孔下护筒要有导向架。
护筒的固定:①填粘土夯实②用沙袋挤实③用低标号水泥浇注固定④焊在施工平台上。
检测复核:护筒顶平面位置偏差不大于10mm。
施工过程尽量避免撞击护筒。
在基建工程中使用的钻井技术除了锚杆钻孔以外,一般都是超大口径钻孔。以各种建筑基础设施施工为
例,国外80年代以*般都采用以打击法为主的预制桩施工机械。但80年代以来,由于各种城市建设法
规对环境噪音,振动等的限制,打击法为主的预制桩施工机械逐渐退出,新的材料、施工技术、方法的
推广,特别是高、大、重建筑的大量出现;对建筑*震、*陷、*裂的要求;对施工速度和质量的要求
等,使混凝土灌注桩及其超大口径钻孔施工机械都得到长足的发展。
国外钻机发展历史:
美国在*前就开发了螺旋钻孔机,当时仅用于钻孔作业,以后才逐渐推广应用于灌注桩施工。螺旋钻孔机目前在德、意、英、法美等*,并且常采用混凝土泵与之配合,通过钻杆直接灌注混凝土成桩。日本在1968年实施噪音管制法后,螺旋钻孔机得到迅速发展,许多施工方法都以螺旋钻孔机为主机或辅助设备。同时还开发了用于*石层和岩土施工用的凿岩螺旋钻孔机。短螺旋钻孔机、回转斗钻孔机在第二次*前由美国卡尔威尔特公司研制成功,其后,意大利和日本分别引进技术逐渐推广起来。由法国发明了冲抓斗钻孔机,由徳国发明了循环钻孔机,在建筑地基等施工中均发挥了很大作用。
欧洲在1950年以前在桩基础施工中以打击法施工木桩和钢桩,1950年以后,由于在第二次*中遭受*地区的复兴以及随后在城市中振动和噪音的限制,灌注桩施工比较普遍。另外,由于欧洲的土质主要是紧密的砂砾层,除了沿海地区外,一般钻深20~25m就可作为桩的支持层,目前所使用的施工机械以可动式驱动装置的回转斗钻孔机为主。在对驱动装置稍加改动后即可安装长螺旋,在配置摇动护管装置后可进行多种作业。
在日本的建筑工程中,因回转斗钻孔机****率、低公害而成为灌注桩施工机械的主力机种。在东南亚如香港、台湾、韩国等还较多使用反循环钻孔机,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主要使用回转斗钻孔机。总的来说,*根据本国的历史背景、地质情况、工程规模、施工方法等各种因素,相互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并加以*,使灌注桩施工机械得到了迅速发展。
国内在70年代之前因高、大、重建筑较少,桩基础应用很少,而且除桥梁工程外****于预制桩基础。近十几年来灌注桩发展较快,应用范围逐步扩大,目前已形成钻、挖、冲、沉管等多种工艺,并且*、研制了相应的国外设备,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但新技术的推广普及工作较差,或由于设备数量少而不能推广,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新技术的开发研究不够;施工质量检测技术落后等,由于地基处理的基础工程技术落后,水平较低,管理不善,造成了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工程周期长(一般占整个工期的1/4~1/3),造价高(一般占建筑总造价的1/5~1/3),人工操作多的局面。
国内1972年开始在建筑地基中采用螺旋钻孔机施工混凝土灌注桩,以后又研制了短螺旋钻孔机,螺 旋钻扩机等,其施工能力范围在孔径 400mm;深度12m以内。80年代后期又从国外引进了回转斗钻孔机,冲抓斗钻孔机,连续墙钻孔机等,但这些机械都因机具单一,不能适于国内的各种复杂 的地质条件等,没能发挥较大作用。目前由于城市中对振动、噪音的限制不严,振动沉管桩还广为使用,另外,由于种种原因反循环钻机还占主要地位,其它钻机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国内现有主要生产厂家有:上海金泰股份有限公司、金牛集团郑州勘察机械有限公司、北京城建机械厂 (从意大利 SOILMEC 公司引进技术)、
机种冲抓斗反循环回转斗螺旋
桩径(mm)600~2000600~6000600~2000300~2000
桩长(m)/直径(mm)60/1000
50/1500
35/200086/1000
80/2000
75/300040/1000
25/150050/1000
30/1500
容许支持力(t)200~25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