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钻进卵石层
卵石属岩石地层,进尺靠钻齿旋转切入卵石间缝隙将卵石颗粒装进钻斗。钻进该层时,要持续点加压并提供较大扭矩,快速加压钻进到不能进尺时提钻倒渣,开始第二轮次钻进。卵石地层比较复杂,在此层位内经常发生不可意料的情况,在施工中应格外小心。
(四)加压工况
旋挖钻机在施工钻进过程中80%钻进工况是不需要用加压油缸进行加压的,或者需要的加压力很小就能满足钻进的需求。
只有在钻进过程中遇到硬度≥10Mpa的各种风化岩石时,才使用加压油缸进行加压,且加压过程应是均匀的,加压力也不应太大。
1、凯式钻杆*
凯式钻杆(机锁式锁杆)的钻杆之间有三种状态:完全解除锁定、不完全解除锁定和完全不解除锁定,后两种状态下不允许提升钻杆及后续的操作,凯式钻杆在完成钻进过程后,必须完全解除锁定,然后才能进行提升钻杆及后续的操作。
钻杆正确的*方法是:
完成钻进过程后不能立即用主卷扬提升钻杆及钻斗;
用加压油缸提升动力头200mm~300mm;
反向旋转钻斗(与钻孔旋向相反)2~3圈;
以均匀的速度提升钻斗,提升钻斗时坚持旋转提升;
在提升钻斗的过程中,每提升到一节钻杆的长度时请仔细留心钻杆及桅杆是否有瞬间增加重量后往前往下窜的动作,这一动作称为钻机的“点头”;
如果感觉钻机没有“点头”,请立即停止钻斗的提升,下放钻头到孔的底部,重复前面的操作,直到出现“点头”的感觉
柴油机技术的发展:
针对旋挖钻动力系统基本以柴油机为原动机的情况,下面就柴油机的技术发展做一简要介绍:
到目前为止,柴油机在其技术发展上经历了三次重大的飞跃:机械式燃油系统、中冷增压技术和电控喷射技术。每一步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了柴油燃烧率,降低了污染排放。机械式燃油控制装置的发明使柴油机*成为实用型热力发动机并得以推广普及,奠定了柴油机应用及技术发展的基础。
涡轮增压技术利用发动机的排气能量经排气涡轮转换为压气涡轮能量,将发动机进气压缩,并借助空—空中冷器的冷却作用,以较常压吸入高得多的密度将空气送入气缸与燃油混合燃烧,从而有效*柴油机的空燃比,帮助燃油及时、完全燃烧,使柴油机的指示功率*,经济性****;同时增压燃烧的过量空气环境能有效降低废气中的NOX和CO。再有,柴油在气缸中的燃烧形态为扩散火焰型,首先燃烧的是燃料中的H、C原子,然后再燃烧呈*火焰的C晶核,部分碳烟的成因就是由于燃烧后期气缸内气体含氧不足所致,而增压形成的过量空气系数恰恰*了其成因,从而使废气中的微粒含量得以降低。
柴油机电控喷射技术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燃油定量和喷油定时。其发展经历了模拟电路控制喷油、计算机控制喷油、喷油定时的电子控制、综合电子控制系统和电控共轨式燃油系统等6个步骤,前5项可视为过渡阶段,****终发展为目前具有****意义的适用范围广泛的电子控制共轨喷射系统。从技术机制上,柴油机电控喷射技术则经历了3个阶段:1阶段,凸轮压油+位置控制;第二阶段,凸轮压油+电磁阀时间控制;第三阶段,凸轮压油+共轨蓄压+电磁阀时间-压力控制。其中,1阶段的位置控制系统保留了传统的机械式泵、喷油及供油调节机构的结构型式(如喷油泵、高压油管、 喷油器、供油拉杆或齿条、带螺旋槽的柱塞等),只是用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器ECU(Electronic Co*ol Unit)指令执行器——电动机(调速器)代替机械离心式调速器。第二阶段的时间控制系统既可以采用传统的机械式泵、喷油结构型式,也可以用新型的高压(13 ~20MPa)供油泵,但以高速电磁阀直接控制高压柴油喷射。第三阶段的电控共轨系统是迄今为止柴油机电控喷油技术中,结构****完善、性能****、技术难度较大的电控喷油系统,其系统组成及控制框图分别所示。
采用电控共轨系统的柴油机的突出特点是,可以在理论分析、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综合柴油机实际运行状况,****优化控制喷油量、喷油压力、喷射正时、喷油(速)率和多次喷射(预喷射、主喷射和后喷射),从而实现燃料的较佳燃烧,在获得较佳经济性的同时,取得减少废气*成分的排放目标,并且给柴油机带来了技术性能的*****。它是实现未来欧4以上更高排放控制的关键技术。
旋挖钻机控制系统简介:
旋挖钻机控制系统主要功能有:发动机起动熄火控制;发动机泵功率匹配控制;中文人机界面,必要的
工作状态动画和图像输出及虚拟仪表显示,实时桅杆角度监测、钻深记录、钻头位置、回转角度显示;
深度标定;全范围内导引手动/自动立桅与倒桅,正负5度范围内自动调垂;多种安全联锁保护功能;通
过按键操作,完成工作状态选择、工作参数设定、输入输出信号的在线调试、系统标定、设备故障诊断
查询。维护方便简单.
2、底盘的操作和使用
监控系统的设置和操作
旋挖钻机各职能部件的工作全部由液压系统驱动;各系统的操纵由液压先导系统控制;各部分工作状况,由电气系统进行监控。整机的操纵和监控全部布置在驾驶室内。各部分的具体位置如图所示:
1、左操纵手柄 2、底盘显示屏 3、显示器 4、发动机工作监视板 5、行走操纵杆 6、桅杆操纵手柄 7、压力表 8、右操纵手柄 9、发动机起动开关 10、油门旋钮 11、液压先导开关12、辅助监控板 13、空调控制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