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主营:气柱袋,气泡膜,拉伸膜,珍珠棉

商品的过度包装

发布时间:2017-10-12348次浏览

   什么是过度包装用专家的话说就是:包装的耗材过多、分量过重、体积过大、成本过高、装潢过于华丽、说词过于溢美等。抑制过度包装和回收利用包装废弃物的责任主体应是生产者。目前,对商品进行过度包装的现象日趋严重,不少包装已经背离了其应有的功能。股份公司借上市的机会进行适当的包装,有利于塑造更好的企业形象,增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然而,有些公司为了多募集资金,在改制和发行过程中,不认真挖掘企业的特点与优势,而是在财务数据上弄虚作假,在文字介绍上哗众取宠,冠之以“这个第一”、“那个之最”等,误导投资者。这种现象就被称为过度包装。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2012年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受访的4306人当中,97.5%的受访者认为当前我国商品过度包装现象严重,其中76.0%的人认为非常严重。有的商品故意增加包装层数,在内包装和外包装间增加中包装,外观漂亮,名不副实;有的商品体积过大,实际产品很小,喧宾夺主 ;还有的商品采用过厚的衬垫材料,保护功能过剩,也属于过度包装。
   
目前对产品的过度包装越演越烈,很多包装都已经背离了其中应有的功能,一味追求外在的漂亮。其中以保健品、食品及化妆品尤为突出。由实木、金属制成的包装盒,内衬精美的绸缎,有的还附赠手表等物品,里三层、外三层,剥开层层叠叠的商品包装,最终的实物却小得可怜或者价值不高。月饼、粽子、保健品、名酒等,你方唱罢我登场,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包装美观大方一点,有利于商品销售。周正包装认为适当的包装是必要的。但过度包装走向另一个极端,夸大包装的功能,误导消费观念,损害了消费者和社会的利益。过度包装过度消耗了资源,污染环境,使社会承担了过度的包装成本,同时也容易诱发社会奢侈风气和腐败行为。目前,
食品用双层纸杯包装已经成为世界趋势,但内、外层究竟应该分适于不同的安全标准,还是使用统一标准?至今没有清晰的定论。如果使用内外有别的标准,那么外层的荧光剂与内层的食品是否真能完全隔离?目前也尚无类似的研究。期待有关部门能早些拿出更为与时俱进的标准,否则现行国标只会让企业频频打规则的擦边球,而最终吃亏的还是消费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