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7-082771次浏览
福建全省有动、值物、矿物药446科2468种,其中动物药201科425种,植物药245科2024种,矿物药及其他种类19种,福建地道药材约30多种,即建泽泻、朴厚(建朴)、青黛、栀子(黄栀子)、栝楼(瓜蒌)、枳壳、陈皮、葛根、阳春砂仁、使君子、乌梅、茯苓、白莲、银耳、薏米、建曲、姜黄、枇杷叶、棕榈子、益智、肉桂、金边地鳖虫、金钱白花蛇、薪蛇、海藻、海金沙、琥珀、铜青等。主要地道药材如下:
建泽泻:虽然泽泻在福建其它地区以及四川、湖南、江西等地也有种植,但论品质当属建瓯产的泽泻最佳。历史名医曾极力推荐建瓯泽泻,将其冠以产地名,称为“建泽泻”。《本草纲目》中“建泽泻”被列为正品。
2004年12月,“建泽泻”在我国同类产品第一个获得GAP认证。
朴厚:主产蒲城县、松溪县、政和县等地,以皮宽而厚、色紫褐、质坚实、显油性等特色而闻名于世,曾被列为朝廷贡品,蒲城产的“老山自由贡朴”和“老山紫油贡根”更是供应不求。1980年以来,砍多于种,资源有所减少,全省年最高收购量在1988年达到1160吨。
青黛:也称靛花。马蓝、木蓝、蓼蓝、菘蓝等茎、叶经传统工艺加工制成的粉末状物,性寒、味咸,功能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主治热毒发斑、吐血等症;外敷治疮疡,痄腮。主要产于仙游县,“福州西南,蓝甲天下”年最高收购量可达400吨。
栀子:以野生为主,主要分布于泉州市,莆田、漳州、厦门三市次之,宁德、龙岩、三明三地市亦有。70年代起进行人工培育,以漳州为多,次为莆田、泉州两地。贯岭镇的万亩栀园便会盛开洁白的栀子花。福鼎市是国内栀子种植面积和栀子果产量最大的原料林基地,现全市种植面积超过5万亩,其中50%在贯岭镇。2015年全市鲜栀子果产量1.8万多吨,占国内药用栀子的50%。近年来,贯岭镇镇始终围绕生态种植,打造“地标”认证,依托品牌建设,稳定并拓展销路,致力延伸产业链,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促进一方经济发展。
目前,福鼎市大量推广种植的黄栀子优良品种。黄栀子是灌木树种,四季常绿,抗风、耐旱、耐瘠薄。通常在山顶、陡坡、干旱瘠薄、风口等生态环境特别恶劣的区位,其他树种无法正常生长,而黄栀子不仅能迅速绿化荒山,并且对恶劣气候的适应性也强。同时,黄栀子种植容易、管理粗放,特别适合边远贫困山区农户种植,还是一个精准扶贫的一个好项目。
瓜蒌:福州、闽南一带,应用瓜蒌,系以全粒切片晒干,称瓜蒌片,除自销外,大部分出口香港等地,如果各产区亦采用切片加工方法,则可增加产量40%,使出口量大增,有利于争取外汇。瓜蒌属葫芦科,系多年生宿根攀缘植物。茎长二三丈,叶面有毛、互生,叶腋生卷须、夏季开白花,果实呈园形,色青,成熟后转黄,内含种子,根作连根肤,含多量淀粉。瓜蒌实(蒌片)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瓜蒌仁有润燥滑肠,下气坠痰;瓜蒌皮有利膈宽胸,解风热,瓜蒌根(即天花粉),有生津止渴,降火润燥,排脓消肿。
枳壳: 主产于闽清、闽侯、古田等地。绿衣枳壳:为植物枸橘的近成熟果实,呈半圆球形,直径约2~3.5厘米。外皮橙褐色或绿黄色,散有众多小油点及网状隆起的皱纹,密被细柔毛。果实顶端的一面有明显的花柱残基,基部的一面有果柄痕或残留短果柄。横切面果皮厚4~6毫米,黄白色,沿外缘有1~2列棕黄色油点;瓤囊6~8瓣干缩呈棕褐色;中心柱宽4~6毫米。气香,汁胞味微酸苦。产福建、陕西等地。
陈皮:为福桔的果皮。主产于福州市所属闽东南平原和漳州市所属闽南沿海丘陵地区的柑桔产区。产品质优,量较大。
葛根:全省山区都有种植,福建省的葛根以粉性大、色白净、永存不易霉蛀而著称。
福建银耳:主产于漳州、古田、闽清、闽侯、宁德、福清、罗源、建瓯、龙岩、建阳等县市,其中以“漳州雪耳”在国际上最负盛名。
白牡丹:以绿叶夹银白色毫心,形似花朵,冲泡后绿叶托著嫩芽,宛如蓓蕾初放,故名。产区分布于政和、建阳、松溪、福鼎等县市。成品毫心肥壮,叶张肥嫩,呈波纹隆起,叶缘向叶背垂卷,芽叶连枝,叶面色泽呈深灰绿,叶背遍布白茸毛;毫香显,味鲜醇,无青臭苦涩味;汤色杏黄或橙黄清澈;叶底少灰,叶脉微红。其性清凉,有退热降火之功效,为夏季佳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