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晟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主营:支付宝刷脸支付技术 微信刷脸支付技术

刷脸支付系统迎来商用 招全国代理

面议 中国 河南 郑州 管城回族区

产品属性

支付宝蜻蜓2.0设备:
10cm*20cm
微信青蛙设备:
10cm*20cm
屏幕尺寸:
8寸
是否触摸屏:
摄像头:
品牌:
其他
基本投资额:
10000
保证金额:
0
加盟费:
0
项目区域要求:
全国范围
品牌发源地:
浙江
预计回报率:
500
预计回报周期:
四个月
特许权使用费:
0
合同期限:
长期
特许经营时间:
长期
经营模式:
代理
发展模式:
代理
首次进货金额:
0
可换货比率:
0
零售价定位:
0
目标消费群体:
所有人

2018年12月,支付宝推出刷脸支付设备“蜻蜓”,拉开了刷脸技术正式商用的序幕,3个月后,微信推出类似产品“青蛙”。巨头们挥舞着不限额的支票,齐刷刷冲入刷脸支付的新赛道。


一个“蜻蜓”、一个“青蛙”,光是名字,就能感受到这个战场的硝烟滚滚。

新支付革命,代理商*入场

刷脸时代真的来了吗?毕竟从夫妻老婆店到大型商超,结账柜台仍是二维码的天下。

但刷脸支付的渠道*已悄然打响。目前,两大巨头争夺市场的方式,主要是加盟代理:支付宝或微信授权给服务商,服务商再去全国发展代理。

“新事物落地之前,铺渠道是****重要的。”晟廷科技负责刷脸业务推广的宋振博对「电商」说。

现在无论是搜索“刷脸支付”,还是打开社交平台,都可以看到刷脸设备招商加盟的广告,其用语也****具*力:“万亿规模市场”、“风口项目,抓住机遇,成就未来”。

「电商」了解到,目前,支付宝和微信的刷脸设备的*报价分别是1699和2200元,如果代理们通过服务商加盟的方式,可以****低价1499和2000元提走机器,并且不需要数量限制。


提走机器的代理,只要成功铺设一台机器,就可以获得*补贴,蜻蜓****高奖励1600元/台,青蛙则是1500元/台。

*补贴之外,更大的利润点来源于支付费率返点,按照******0.2%,代理商可以在0.2%-0.6%的范围内调整。季海林给「电商」算了一笔账,如果商户的每日流水5000元,谈下来的费率是0.4%,那么只要代理能够开发500家商户,那一年的收入可达180万。

此外,硬件设备都可以接入商户广告,这部分也可以成为代理们的收入来源。

实际上,市面上还会有省级、市级、区级等分级代理模式,代理级别越高,分润比例越高。不过仔细算来,各家服务商给代理的优惠大同小异,代理费低一点,分佣的抽成就高一点;代理费高一点,抽成就会相应低一些。

究竟是谁在做代理?宋振博说,很多是一直在支付行业做代理的人,从*机、二维码再到刷脸,有现成的商户资源,推广起来也容易。但是现在也有很多圈外的人试图入局,补贴力度大,谁也不愿意错过这波风口。

“烧钱”铺路,似乎是互联网行业新生事物出场时走的必然路径,从二维码支付开始,每当巨头要推广新的支付设备时,就会提供大量的补贴,进来得越早,赚得越多。

在季海林看来,刷脸支付的市场仅渗透进了一些一二线城市,还处于早期,代理商只要认真做,基本都能*。

130亿补贴,巨头*

让代理们蜂拥而至的风口背后,实际上是支付宝和微信两大支付巨头的补贴*。

今年4月17日,在北京“支付宝开放日IoT专场”上,时任支付宝支付事业部总经理钟繇坦言,未来3年将投入30亿补贴刷脸支付,正式拉开了这场补贴*的序幕。

目前微信尚未*透露补贴金额,但「电商」从多位服务商方面了解到,微信的补贴力度达到100亿。

与此同时,有业内人士透露,银联方面也在积****布局刷脸支付,只是尚未有具体措施落地。

巨头们挥舞着130亿元的支票培育市场,一方面是给焦灼的激烈争夺做补给,一方面也是拓展新赛道的尝试。

有人说,这是第四次无现金支付革命。而*次分别是:*、NFC和二维码支付。

前面三次的支付,依然需要“介质”作为入口,而这次,不需要任何外部“介质”,直接刷脸就可以。这场*性的支付革命,刷脸支付势必会成为新的移动支付手段,那这里自然是新的流量入口。得入口者,得流量,得流量者,得天下。

天下面前,巨头们自然不惜拼死一战。


苏宁//研究院*研究员黄大智在接受「电商」采访时表示,刷脸支付是延续了两大巨头在二维码支付领域之争,相比于二维码支付,刷脸支付更接近于“无感支付”,在消费者体验上更好。

“从安全角度来看,刷脸支付使用的是生物识别,而二维码支付需要通过手机这一介质,生物识别的安全性更高。消费者可以不用双手、不用手机实现支付,体验更好。商家可以****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并结合刷脸的客户显示屏幕提供一些增值服务。”黄大智说。

但移动支付行业所面临的天花板,已是悬在支付企业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2019Q1 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数据报告》显示,从2017年Q1至 2019年Q1,从线下扫码支付交易规模、到移动智能终端NFC的交易规模增速,都开始放缓。

但不可否认的是,移动支付依然是块大蛋糕,2019上半年,移动支付业务434.24亿笔,金额达166.08万亿元。


在移动支付的广阔市场里,技术自然成了保持增长的突破口,对新兴支付方式的卡位战,除了能带来弯道超车的机会,更关乎未来行业标准的确立。

9月6日,人民银行印发了《//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年)》,其中提到“探索人脸识别线下支付安全应用,由持牌//机构构建以人脸特征为路由标识的转接*模式”,这也为刷脸支付顶层设计打开了通道。

易观智库的数据显示,2019 年Q1移动支付交易份额,支付宝与微信的所占比例高达 92.65%,作为移动支付浪潮中****重要的入局者和推动者,两家积****推动这场刷脸支付的革命既是必然,也是责任。

在黄大智看来,两家机构在刷脸支付的市场中各有所长,支付宝在刷脸支付布局较早,从2018年底便开始了布局,同时依托于电商,支付宝具有较为齐全的商家服务体系,更注重安全,而微信的优势在于用户活跃率更高。

“从代理商的选择来看,基本五五开吧。”季海林说。

 

补贴是一场未完待续的较量

刷脸支付的时代或许很快就会到来,巨头们已然摩拳擦掌,而线下的代理商和商户们,已经站上了天平的两端。

当年支付宝集五福的火爆场景还历历在目,从对手机支付的质疑,到如今二维码支付的遍地开花,经历了大概5年的时间,不过随着5G的落地,以及技术的快速更迭,刷脸支付的*落地相信一定会快于二维码。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渠道的开拓和用户的教育都绝非易事。
 

内容声明:第一枪网为第三方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第一枪(含网站、微信、百家号等)所展示的产品/服务的标题、价格、详情等信息内容系由卖家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卖家负责,第一枪网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第一枪网提醒您选择产品/服务前注意谨慎核实,如您对产品/服务的标题、价格、详情等任何信息有任何疑问的,请与卖家沟通确认;如您发现有任何违法/侵权信息,请立即向第一枪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至b2b@dyq.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