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蒙古包的安装中,蒙古包的带子、围绳、压绳、捆绳、坠绳的作用是:保持蒙古包的形状,****哈那向外炸开,使顶棚、围毡不致下滑,在风中掀起来。总之,对保持蒙古包的稳固坚定和延长寿命都有很大的关系。那么蒙古包中的带子和围绳都怎么制作更结实呢?
先我们讲解怎么进行捆绳和坠绳?
捆绳是把相邻两片哈纳的口绑在一起,使其变成一个整体的细绳,用骆驼膝盖上的毛和马鬃马尾搓成。坠绳是套瑙高点拉下的绳子。蒙古人对这根带子分外看重,用公驼和公马的膝毛或鬃尾搓成。大风起时把坠绳拉紧,可以****大风灌进来把毡房吹走。
再则我们介绍蒙古包安装中怎样进行围绳?
家里的人要参加*、拉脚、*出走了很长时间的话,亲人们要迎出浩特,问道:'平安归来了吧?'。
特别尊贵的客人或高龄长者登门,主人要迎到马桩跟前请安以后,把他从马上扶下来,替他将马牵了,放松捆肚,把扯手挂在马鞍上,替他拴在马桩上,或者用马缰把前腿绊好放开。如果主人与来客辈分相当,只在门口迎候就可以了。如果主人年事很高,就不必出迎,可以在家等侯。客人进家以后再站起来,或者跪起一条腿迎客就行了。
客人在马桩上下马以后,要一边向蒙古包走,一边和主人相互问好,端庄稳重地径直走进毡包。特别是老年人要清清嗓子,从容而有风度地走进毡包里去。如果带着褡裢,应该把它拿在左手上。让老年人走在前面,自己跟在后面,不能抢在老年人前头。如果并排走路,为小的要走在为大的左边,用右手从左边搀扶着走。进门的时候,态度应端庄严肃,切忌被操着手或打着口哨行进。这样大家会认为不尊重别人、骄傲自满、行为轻浮。如果在人家的棚圈门口下马,就可直接走进毡包。如果在住宅的西北下马,一定要从西面绕到毡包门口,不能从毡包东面进去,这是蒙古人以西为上而形成的习惯。在则不能从主人放的东西上面跨越,一定要绕开,这是为了避免冲掉主人的时运。如果看到主人门口挂着红布条之类的东西,说明里面有产妇或病人,不能进去。如果大天白日盖上顶毡,更不能进去,因为说明家中有人死了还没有出殡。
蒙古人平素或喜庆吉日,进别人家以前都要把帽子、扣子、腰带等收拾齐整,将袖子、刀鞘、下摆放下来。免冠或赤头进家被视为大不敬。敞着前襟领口进家对主人不礼貌,所以一定要把领子扣好。进包时要把随身携带的东西如马绊、笼头、缰绳、套索、绳子等放在外面,不能带进蒙古包。
进家的时候,还忌讳把*带入。拿着它进家,等于把枪口对准主人,主人自然十分忌讳。骑马或骑骆驼的人来了,不能把鞭子带进毡包,要把它夹在包外西南的衬毡里,或夹进蒙古包上面才能进家(骑马的人也可以把鞭子挂在马鞍上)。
客人到门口的时候,一定要****长者****。家里人不能从门缝向外窥探,或者与客人交臂而过。主人站在门口向客人问好,把门帘或毡门撩起,右手掌向上摊开,左手臂屈回来,手掌向上靠近心的部位,腰一躬说一声:'请您光临!'让客人进包。主人如果比客人年长和年岁仿佛,客人要谦让主人****包,不过让来让去,还是客人****去。
掀毡门、迈门坎时、要分先后、尊卑。蒙古包毡门的东面是里首,西面是外首。进蒙古包的时候,只能从里首进,不能从外首进。近代蒙古包才安上木门,蒙古语叫'哈勒嘎',木门只能从西开门。但蒙古人还按过去的老规矩,按门槛的左右来分宾主的位置。
客人进家的时候,要一一向比自己辈分大的人问好。客人进门的时候,主人如果来不及扎上腰带,也一定要扣住蒙古袍的三个钮扣,不可敞着襟怀迎接客人。进来的客人如果是长者,主人应当站起来迎接。 客人来到主人家,一般应当从容就坐,吃饱喝足再辞行。如果客人特别忙,有事来到主人家门口,不进家走掉是不礼貌的。一般的进家把事情讲清楚,尝过奶食再走。起行之际,长辈不动晚辈不得先动。长辈动身的同时,晚辈客人和所有家人一起站起来,由晚辈在前导引出门。出门时不能从当头正面左右穿行。坐在西面的客人,沿着西边离灶火远一点稳重地往出走。坐在东面的人,要小心翼翼地提着袍襟,从火撑圈的东面出门。不能让袍襟扫着水桶、牛粪箱子之类,也不能践踏火撑木框、火剪等物。如果家长年事过高,也可以不站起来,对客人表示'坐送'即可。客人出门的时候,女主人要把勺头和锅分开,否则据说对活计有碍。出门时不能背对着灶火和长辈,要退着或斜着出来。从门的东面缓缓撩起毡门,脚不要碰着门槛出来,再把毡门慢慢放下。如果是贵客或长者,主人一定要先出来为他们撩起毡门。
不论什么客人出门,家人一定要先出来为他看狗并送行。尊贵的客人,一定要送到马桩上,甚至要送得更远。由于被送的客人不同,送行的规模也大小不等。送者要说:'赛音雅布!'(意为:'走好!')把右手向上举起来,或者把两只手掌先向客人举起又举向自身,欢迎客人再来。临走的客人要向主人表达感激的心意,说句祝福的话:'赛音苏!'(表示生活得好,身体健康)而后慢慢走开。
在通常的情况下,客人离开时,先缓缓而行,逐渐加快速度。送客者要站在那里,目送客人很远,再把狗放开。一家之主或子女、亲戚要去远方的时候,家中的长者或女主人要朝着他们的背影献洒鲜奶,祝福他吉祥而去平安归来。女客人要走时,女主人和姑娘们牵着马,与客人一起慢慢边走边唠,送出很远才返回去
蒙古族是游牧民族,从事游牧生产,蒙古包的应运而生,给千万里长距离的自由迁徙带来了****大的方便。
1.搭盖迅速 : 搭盖蒙古包,什么季节,什么地方都行。只要地面平整一些,周围水草好就行。蒙古包因为是一种组合式的房屋,各个部件都是单独的,一个女人都可以搭起来。到一个新的地方,把它从车上或骆驼乘上卸下来,等人生着火熬好茶的时间,一座蒙古包就搭起来了。
2.拆卸容易 : 拆卸蒙古包,比搭盖还容易几倍。围绳、带子都是活叩,很容易解开。带子一解开,毡子和架木就自动分离。哈那、乌尼、套瑙都是分根分片的,三下五除二就可以拆卸开并折叠起来。紧急情况下,一个人很快能卸完。
3.装载方便 : 蒙古包的架木--哈那、乌尼、套瑙、门、都是分开的。外面覆盖的顶毡、围毡都是单个的,任何一件,一个女人都可以举起来放在车上。蒙古包用骆驼驮运,用车装载,都特别适合。千百年来已经形成固定程式,想也不想就装载完了。
4.搬迁轻便 : 除了套瑙以外,架木全用轻木头做成,以便搬迁是轻便易行。蒙古包自古以来就是为游牧经济服务的,除了必要的生活用品,没有多余的东西。如果是有钱人家,就把东西放在轿车里,去什么地方都很方便。一般的人家,有两三峰骆驼或两三辆勒勒车就行了。
放牧也好,打仗也好,都是连家一起走的。所以蒙古语有一个习惯的说法,把'家园'称为---格日特日格(家车)。
修造方便
蒙古民族一直自己制造蒙古包。蒙古高原有的是山林,木料不用发愁。剪下羊毛擀毡子,外面搭的东西就有了。剪下驼马鬃、尾,就可以搓成围绳和带子。所用的料全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蒙古包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可以拆卸。哪个部件坏了、旧了,就可以把它换掉。蒙古包可以扩大,可以缩小。但是习惯上,蒙古人不喜欢缩小。儿子成家的时候,都要盖一座小巧的新包。以备今后生儿育女,扩大毡包。扩大毡包的时候,把套瑙换掉,增加乌尼、哈那就行了。蒙古包这种制作容易,修理简便的特点,使蒙古人使用它到现在。
永恒日晷
蒙古人通过对日出日落的长期观察,按着太阳照进蒙古包的日影来计算时间。蒙古人使用日晷大概很久。据学者考证,从匈奴时*始,蒙古包就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搭盖。计算时刻****标准的蒙古包应是四个哈那(十四个头)。六十根乌尼(门头上有四根乌尼),门冲东南开,这是当初的规定。根据日光照进套瑙外圈、乌尼头儿、乌尼中间、哈那头儿、哈那中间、被桌、正座垫子、东面垫子、碗架腿子等划分时间。根据这种划分的时辰,可以有钟点,有秩序的安排一天的营生。总之,在家的人从蒙古包看日影,外面的人看太阳照在自己身上的影子,晚上看月亮和星星。
蒙古包计算时辰从兔(卯)时开始(按现在六点),到鸡(酉)时结束(按现在十八点)。因此蒙古包本身就是日晷。生活在蒙古包里的人,至今还是靠看日影过日子的。
由内知外
蒙古包是毡子搭的,外面有什么动静很容易知道。尤其是深夜,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牧民都知道得一清二楚。游牧部落从事牧业经济,尤其是羊群不入圈的季节,狼和鹰猖獗的时候,兵荒马乱的年代,蒙古包的这种作用发挥得更加明显。相对农业民族的房屋来说,蒙古包更适合从事牧业经济,有别的居室*的优越性。
明亮*
蒙古包给你一种宽敞明亮的感觉。蒙古包是一个半球体,蒙古包的套瑙开在当顶上,日出日落阳光都能照进来,因此始终敞亮。蒙古包的圆顶开在上方,*很容易出去。套瑙和门口离得很近,空气容易交换。蒙古包里永远有明亮充足的阳光 ,始终洋溢着大自然健康清新的空气。
其次,蒙古人经过几千年来的实践,把毡包的各个部件用精巧的工艺制作出来,使它有着*的美感。从远处看,它像草原上一颗洁白的